蝮蛇的活动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属晨昏性蛇,大多下午17时左右出窝活动捕食,至翌日9~10时回窝休息。但我国地处温带、热带及亚热带,一年四季寒暑变化明显,蝮蛇的活动也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异。长白山地区的蝮蛇冬眠期比较长,从10月上旬开始入蛰,到次年5月上旬才陆续出蛰,冬眠期为7个月左右。而处在南方地带的蝮蛇活动期较长,为3一儿月末,长达8个月之久,且5—10月份为活动、觅食、蜕皮、增重的高峰期。
另外,蝮蛇一般在出生后2~3年达到性成熟,雄性蝮蛇比雌性蝮蛇的成熟期早,小型蝮蛇比大型蝮蛇成熟早。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带的蝮蛇性成熟要晚些,尤其是产地在东北地区的,性成熟时间还要延迟;而南方省(区)的蝮蛇性成熟要提早许多,这是最为明显的南北差异。此外,北方蝮蛇冬眠的死亡率有时高达43%以上,而南方蝮蛇则低于43%。蝮蛇在自控温室的越冬成活率见表7—3。
表7—3 自控温室越冬成活率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一天之中如果气温变化较大,蝮蛇的活动时间也不尽相同。天气冷时它只在中午前后出窝活动;气温达到25℃以上时,在9时和15时活动较多;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则于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中午很少出来活动。
蝮蛇是变温动物,温度是决定蝮蛇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其体温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上升,当外界气温升到28~30℃时,常常盘曲不动;高于30℃以上即开始骚动不安,呼吸加快;高于36℃则有剧烈窜动行为,呼吸急促;一旦高于40℃时,即会出现大批死亡。虽然蝮蛇可以生活在2~380c的范围内,但其较好的生长温度为20~28℃,低于10 o(:时无进食欲望,5℃以下便会进入冬眠。蛇岛蝮蛇的耐寒能力强于东北蝮蛇,气温在4℃以下也出来活动,0℃才是它的活动最低限度。
蝮蛇的仔蛇达到性成熟需2~3年,东北地区还稍晚。蝮蛇的繁殖方式和大多数蛇明显不同,系蛋胎生繁殖。蝮蛇的胚胞在雌蛇体内发育成熟,仔蛇经一出生就完全以独立生活。由于蝮蛇这种生殖方式,使胚胞能受到母体更好的保护,所以其成活率很高(9月份以前出生的),对人工养殖非常有利。雌蛇产仔后体重明显减轻,产仔前后雌蛇的体重比较见表7—4。
表7—4产仔前后体重比较
从表7—4中可以看出,雌蛇产后的失重多少与繁殖年龄和窝仔重明显相关,蛇龄小、窝仔重小,失重也少,反之则失重多。每年的5—9月份为蝮蛇的繁殖期,每条雌蛇可一次连产10余条仔蛇,初生仔蛇一般体长14~19 cm,个别体长者达20 cm以上;体重多在7~12 g。新生仔蛇当年蜕皮1或2次,体长增加1倍,体重达至2倍以上,就有望安全越冬。
蝮蛇的越冬十分重要,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严防鼠害。在冬眠前,要供足食物,增加蛇体的营养储备,为安全越冬创造良好条件。蝮蛇冬眠可采取下列方式,现分述如下:
1.蛇箱越冬法 在木箱底部铺一层20 cm厚的细沙,把眠蛰的蝮蛇放于沙层上,再铺沙20 cm厚,再放一层蛇,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木箱装满盖好为止,然后把木箱置于2~5℃的‘室内。待到第二年春暖时,将蛇箱搬入蛇场内,让蛇自行爬出
2 钻孔修巢越冬法在蛇场内用铁钎钻深孔.让蝮蛇爬进人造巢内越冬。待蛇爬进后,将事先备好的尼龙绸呈长筒包袱状,垂入巢内20 cm,并顺筒填满细土,地表面留尼龙绸布头,并用砖头压好作为标记,来年春暖时,扯住布头往上一提,即可露出巢口,蛇便能自然爬出。
3.挖坑堆石越冬法 在蛇场内挖一深1.5~2 m的坑,内堆放乱石、杂草等,待蛇爬进石缝冬眠后,再覆土30~70 cm厚,待清明节前后便可清除覆土,让蛇爬出此坑因挖掘费时,可保存好,以备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