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生的仔蛇色斑差异很大,有人曾对100条孕蛇产出的仔蛇进行统计,其中33%左右的色斑不同于母体;有的同一窝仔蛇有2种色斑;还有少数是一窝3种色斑的。
与其他幼蛇明显不同的是,刚出生的仔蛇能马上爬行,以摆脱残余蛋黄和蹭断脐带,一般10 min后仔蛇便进行第一次蜕皮,蜕皮后的仔蛇体色鲜艳,色斑明显,尾尖呈黄色,腹部有脐孔和脐沟。蜕皮后的仔蛇活动迅速、反应灵敏,稍受惊动后有强烈的攻击行为,能咬死并吞食比其体重稍大的幼蛙和幼鼠,并有毒液分泌。因此,不要徒手去抓拿,避免被咬中毒。
仔蛇虽出生后不久即进行第一次蜕皮,且体长可增加10 mm左右,但仔蛇出生后,一般当年的体重和体长变化不是太大,只有到第二年的活动高峰期,体重和体长才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9月份以后出生的仔蛇,由于冬眠前大多没有进食机会,所以越冬及翌年的死亡率相当高,多达50%以上。为了避免仔蛇越冬有过多的死亡现象,必须在越冬前让其有足够的营养积累,脂肪积累率要达到7%以上,出蛰后要马上提供其喜食的饲料和饮水。此外,仔蛇越冬的温度宜保持在2~6℃,若在O℃以下时仔蛇易死亡;温度高于冬眠温度时仔蛇活动量会加大,体内的营养消耗较多,势必加大翌年仔蛇的死亡率;湿度也是制约仔蛇死亡率的另一关键性问题,越冬环境的湿度宜在65%~75%之间,否则仔蛇易患皮肤霉烂病而死亡。在仔蛇的越冬期,一旦有鼠类入侵冬眠场所,也是危害仔蛇生存的另一大天敌,必须加强防范措施。蝮蛇不同营养条件的越冬成活率见表7—5。
表7—5不同营养条件越冬成活率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无论怎样细致和努力,幼蛇生病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冬眠过后,幼蛇的体质相当虚弱,更容易染上疾病。因此,要注意搞好蛇场卫生,预防发生疾病。蛇窝里铺垫的沙土要经常更换,使其长期保持干燥;饮用水要洁净且无污染,特别是盛夏酷暑季节,由于幼蛇活动趋之频繁,饮食较多,产生的粪便也多,加上有些吐出的食物残渣或咬死后没有吃完的动物尸体,极易腐败、变质,污染蛇场和水源,更要勤扫勤换。定期检查蛇窝内的温、湿度及蛇的健康状况,发现病蛇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幼蛇。幼蛇较好的饲料是蝌蚪和小泥鳅,应定期保证投喂。幼蛇一般每年蜕皮2或3次,蜕皮期相对湿度宜在60%~65%之间,切忌太干燥,影响幼蛇正常蜕皮。
刚出壳的幼蛇,7~10天内不进食,多靠体内的蛋黄维持营养与消耗,待10天后才开始少量进食,但对食物比较挑剔。据观察,头年秋天产下的幼蛇,即使当年吃不到食物,大部分也可成活。第二年6月中旬开始投喂蝌蚪和小泥鳅等食物,到10月中旬,仔蛇的成活率可达50%以上,平均增重3.3 g,体长增长7.13 cm。饲喂时发现幼蛇对鸡蛋、蚯蚓、蚂蚱、黄粉虫及蛹都不吃,硬填也吐出来,没吐出来的也因不适应而死亡,但幼蛇喜食蝌蚪和小泥鳅,也爱喝葡萄糖水,不过常喝会有拉稀表现。对自然采食能力弱或拒食的幼蛇可人工填喂,具体的填食量取决于该蛇的第一次捕食量。气温降至15℃以下时不宜填食,否则会引起呕吐和消化不良。
对患有口腔炎的幼蛇,在填食前可用O.05%的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洗掉口腔的脓血。填食后幼蛇也会大量饮水,因此,必须供给足够的清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抗生素,有利于预防幼蛇病害的发生。
幼蛇的投食频率要根据不同季节的代谢情况而定。早春和晚秋的气温稍低,幼蛇活动迟缓,代谢较慢,进食后10~15天才能排出粪便。6—9月份是幼蛇的活动高峰期,其食欲强、代谢快,食后4~7天有粪便排出。若人工填喂.一般在粪便排出的第5天后再进行下次填喂。幼蛇食性调查见表7—6。
表7—6幼蛇食性调查表
由于幼蛇体小力弱,自卫能力和防范意识远远不如成蛇。幼蛇的致命天敌有鹰、雕、黄鼠狼、刺猬、野狗、猫头鹰、王锦蛇、大体老鼠和少棘蜈蚣等,应人为消灭和驱赶幼蛇的这些敌害,以利于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