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经济蛇种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爬行动物,除了能帮助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外,它全身是宝。蛇及蛇的加工产品用途广泛。为了帮助养蛇者识别和了解经济蛇种,掌握其生活规律以及蛇伤的防治措施,现将我国主要经济蛇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地理分布介绍如下,以供选择蛇种养殖时参考。
1.蟒蛇 又名蚺蛇、南蛇、琴蛇、金花大蟒、印度锦蛇、梅龙蛇、黑尾蟒等。分类属于爬行纲、蟒蛇科是世界所产蛇类品种中体形较大的一种无毒蛇。蟒蛇的肉、卵可食,肉、胆、血及脂肪均可入药,蛇肉性温、味甘,功能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皮肤风毒;蛇胆味甘、苦,性寒,具有明目去翳、除疳杀虫、消肿止痛的作用。脂肪甘凉,有清热润燥、消肿止痛的功效。皮剥下后可钉在木板上制工艺品及乐器,又可供展览、研究用,现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蟒蛇大者全长6~7米,体重13.5千克,大的达50~60千克,头较小而狭长,头顶较平凹,吻钝而平,眼小,瞳孔竖立,上下颌全具齿。头部背面披以多数细鳞,眶前鳞2片,眶后鳞3~4片,上唇鳞10~12片,吻鳞及前2片上唇鳞有唇窝,前后若干下唇鳞有较浅的唇窝。背鳞小而平滑无棱,中段65~72行,腹鳞狭窄。尾短,尾下鳞61~71对。头部为黑色、黑褐色或淡褐色,背面为浅黄、灰褐或棕褐色,头部腹面为黄白色。体色黑,有云状纹,背面具有一条黄褐斑。体后端的斑块很不规则;体两侧各有一条黄色带状纹。躯干及尾的腹蛇颜色黄白杂有少数黑褐色斑或浅褐色斑。肛孔两侧各有一个小型爪状距,为退化的后肢残余(图17),雄性更为明显。
蟒蛇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喜在气温热的土山常绿阔叶林灌丛中,蟒蛇的生活条件要求气候温暖,怕冷,月平均 图17蟒蛇气温低于8℃的地区不能生存,温度持续在6℃以下时即会死亡,15℃呈麻木状态,20℃时很少活动,25℃时活动一般,30℃以上时很活跃,当气温上升到35℃以上时也不喜活动。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过久即死亡。我国南方地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活动季节,冬眠期约4个月。冬季一般不活动,气温25℃以上仅中午之后短暂活动,春秋季节日出后活动,夜间少活动。热天高热过后多夜间活动觅食,昼间也活动。热天午后常躲藏在阴凉处休息。雨天活动少,刮大风时则钻入洞中隐藏。善攀缘,亦可栖于水中。夜间活动捕食以鼠类、蛇类和蛙类为主,也食鸟类以及巨蜥、蛙、鱼、家禽、小型兽类等。捕食时以突然袭击式咬住猎物,并立即用身体将猎物缠绕窒息而死再吞食。
一般生长体重在7千克以上性已成熟。卵生,6月开始产卵,每年产卵1次,。每次产卵8~32枚,雌蛇在产卵后有盘伏缠卵堆周围孵卵的习性,这时期不吃不喝,体内发热以加快卵的孵化。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南部及贵州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