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称 簸箕甲、银甲带、节节乌、银包铁、笛子蛇、团箕夹、寸白蛇、百节蛇等。
(2)形态特征 头呈椭圆形且大于颈部(雄蛇头部大于雌蛇),吻端钝,眼小无颊窝,头顶紫褐色。背鳞通身15行,有的颈部有16~17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部为乳白色,且有小灰黑色斑点。体背黑色,分布有许多窄的白环,躯干部有25~50个白环,尾部有9~17个白环。白环比黑环窄(图3—4)。
图3 4银环蛇
(3)习性 卵生。畏强光,多在夜间活动。栖于平原、lt陵及山区溪、沟、塘、多水住宅附近之处,秋末或是大雨后u土会出来活动。性胆怯,较敏感,但人在接近时会袭击人。门人IJ{IJ多艋成圆饼将头埋入其中并隐伏于沟边草丛中或是桥头边。食。什广,㈨食老鼠、蛙、鱼类、蜥蜴及蛇等。每年8~lO月为交配期,翌卜5~8月为产卵期,产卵数为4~20枚,经45天左右可孵化出小蛇。
(4)益害剧毒蛇。肉供食用,浸酒供药用,胆入药。其幼蛇n0 f=品系名贵中药材,中医称为“金钱白花蛇”。其毒以神经毒幻主。
(5)分布 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业、台湾、江西、浙江、安徽、海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