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科的蛇腹鳞退化,体呈圆柱形,尾扁似桨,鼻孔朝上,有鼻瓣,毒液毒性以神经毒为主(图3—10)。
图3—10海蛇
1.长吻海蛇
(1)别称黑背海蛇、两头蛇、黄腹海蛇。
(2)形态特征 头狭长,吻长。体侧扁。头背黑色,有黄斑,唇缘黄色。躯干背部为黑色,腹部为黄色。尾部有7~10块黑斑,黑斑间相连呈波状纹,或不规则。尾端黑色。
(3)习性 卵胎生。在离海岸线远的海洋中游。向前或向后游一样快。以各种小型鱼类或甲壳类动物为食。每年lo月产仔蛇。
(4)益害 为前沟毒牙类剧毒蛇。肉食味美,可治风湿或用作滋补药,浸泡蛇酒。
(5)分布 广西沿海、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山东、浙江等。
2.青环海蛇
(1)别称海青蛇、海簸箕甲、大头蛇、水大蛇、斑海蛇。
(2)形态特征 头大小适中,头背为黄色或橄榄色,有黄斑。体最粗部略呈圆形,起棱。体背为深灰色,腹部为黄橄榄色,躯干具48~70个铁灰色的完全环纹,尾部有O~10个不等的环纹。背部环纹宽而色深,但在腹部窄而色浅,体侧最窄。
(3)习性卵胎生。终生栖于海中。以蛇鳗及其他鱼类为食。每年10月产仔蛇,产仔数量为3~15条不等。
(4)益害 前沟牙类剧毒蛇。蛇肉、蛇干均可入药。蛇毒毒性以神经毒为主。
(5)分布 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沿海、海南、江苏、山东、辽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