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蛇冬眠时期所需的温度相对成蛇要高些,一般幼蛇越冬温度在11~13℃,相对湿度保持在45%~60%之间,温度不宜低于9℃和高于15℃,若温度低于9℃,则幼蛇体能消耗过大,出蛰时易死亡;低于5℃幼蛇则容易被冻死或冻伤;若温度高于15℃,幼蛇便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体能消耗过大,也难以越冬。可采用60瓦的黑光灯来进行控温。切忌让温度忽高忽低和时间持续过久,否则会严重影响幼蛇的身体健康,使幼蛇易感冒,从而诱发肺炎、口腔炎,降低翌年出蛰的成活率。一般出生第一年的幼蛇不宜在仿自然的环境下越冬,较好是在室内控温过冬,且与成蛇分开越冬。

在幼蛇越冬期间要记录其人蛰、出蛰的时问和温、湿度变化对仔蛇的影响情况。并经常检查,避免天敌的入侵。由于越冬期的幼蛇与成蛇一样处于“假死”状态,对外来的侵害无反抗能力。这时要特别预防老鼠的侵害,虽然老鼠是蛇的美食,但在越冬期,幼嫩无抵御能力的仔蛇也是老鼠的美食。
幼蛇经过越冬期,其体内的脂肪大量消耗,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显著下降,加之在出蛰后正是春天,阴雨天多,空气湿度大,外界病原体繁殖快,蛇极易患病。这时期也是幼蛇的死亡高峰期,因此,这时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细心,食物要多样化,对不取食的要采取灌喂,使其体质尽快增强。常对蛇箱或蛇房清理粪便及残食,蛇房要通风干燥,保持蛇房的清洁卫生。对于行动困难、有患病症状的仔蛇及时治疗,若有因体质差而死亡不久的银环仔蛇和乌梢蛇,及时加工成蛇干,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