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科
蟒蛇(图3—1、图3—2)
【别名】南蛇、琴蛇、梅花蛇、蚺蛇、埋头蛇、金花大蟒、黑尾蟒。
【形态】蟒蛇大者全长6~7米,体重50~60千克。头较小,吻钝,眼小,头部背面被以多数细鳞,眶前鳞2,眶后鳞3~4,上唇鳞10~12枚,第1、2枚上唇鳞有唇窝。背鳞平滑无棱,中段65~72行,腹鳞较狭小。尾下鳞65~69对。头部为黑色、黑褐色或淡褐色,背面浅黄、灰褐或棕褐色,具有成行排列的镶黑边、略成方形的大斑块。体后端的斑纹很不规则;体两侧各有一行较小而中央色较浅的斑块。头部腹面黄白色,躯干及尾的腹面颜色黄白,杂有少数黑褐色斑或浅褐色斑。肛孑L两侧有爪状后肢残余。
【生态】蟒蛇喜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或溪流附近,善攀缘,可长期生活在水中,嗜睡。夜间活动,捕食鼠类、山羊、果子狸等兽类和鸟类,以及蛇、巨蜥、蛙、鱼、家禽等。捕食时以突然袭击式咬住猎物,并立即用身体将猎物绞死吞食。蟒蛇有喜热畏寒的特性,冬季时,大多利用天然洞穴、岩窟或兽穴冬眠,当气温降至8℃以下即不能生存,人工饲养在室温15℃左右呈麻痹状态。一般生长体重在7千克以上性成熟,卵生,每次产卵8~22枚,雌蛇在产卵后有盘伏卵堆周围孵育的习性。寿命达25年以上。
【分布】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四川、福建南部及贵州南部等地区。
【经济价值】蟒蛇是中国所产蛇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无毒蛇。蟒蛇的肉细嫩,脂肪及卵也可食用;皮坚厚,多用于制造胡琴、三弦、手鼓上的琴膜及鼓膜,也可制作各种工艺品,如钱包、皮夹、表带、手提袋等,美观耐用。胆可入药,治小儿发烧;蟒蛇油经炼制后可治冻疮、烧伤、烫伤及皮肤开裂等,疗效较好。常为动物园饲养,以供观赏。
游蛇科
1.乌梢蛇Z删fy5 d矗“Ⅲ”“des(图3—3)
【别名】乌风蛇、乌蛇、青蛇、乌梢鞭、黄风蛇、黑风蛇等。
【形态】乌梢蛇体型较粗大,长可达2米以上。一般雌蛇较雄
蛇短。头扁圆,眼大,口阔无毒牙,上颌齿24~27枚;鼻孔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