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养蛇技术之蛇类种内种间关系

中国较大的养蛇合作社?     养蛇实战技术教程,在家边做边学!
   2014-03-29 2370
核心提示: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问的相互作用称为种内关系。当蛇群内,密度适宜或较低、食物充足时,每条蛇都有充足的生存空间,个体之间一般都能友好相处。在外出捕获食物时,也各自为阵,互不干扰。尤其在早春、晚秋及冬眠期间,由于蛇类的活动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减少,蛇群也能基本保持稳定。

    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问的相互作用称为种内关系。当蛇群内,密度适宜或较低、食物充足时,每条蛇都有充足的生存空间,个体之间一般都能友好相处。在外出捕获食物时,也各自为阵,互不干扰。尤其在早春、晚秋及冬眠期间,由于蛇类的活动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减少,蛇群也能基本保持稳定。当蛇群密度过大时,生存空间、食物供应、栖居环境等发生紧张,就会导致种群的自疏,即通过种群内的相互抑制作用来降低种群密度,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蛇的自疏作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争夺食物、相互干扰、白相残杀和污染环境。
    当蛇群过大、食物紧缺时,蛇之间会出现争夺食物的行为。蛇在外出取食时,“僧多粥少”,往往发生斗殴、互相争夺现象,这种现象会使捕食目标趁机逃脱,进而增加了捕食难度,对争夺双方都不利。相互干扰是一种被动的负影响,完全是密度过大造成的。一方面,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互相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蜕皮生长,也影响取食增重,致使蛇生长发育迟缓。另一方面,母蛇在繁殖期间相互干扰,会使卵的形成及胚胎发育受阻,或造成死胎、死仔,降低繁殖率。
 
养蛇技术之蛇类种内种间关系
    自相残杀往往发生在密度过高或者缺乏食物、水分时。自相残杀表现为大蛇吃小蛇,强蛇吃弱蛇及病蛇。
    环境污染是一种问接抑制反应。当蛇群密度过大时,蛇排出的粪便、吃剩的食物残体、死亡的个体大量堆积于蛇窝内,在蛇窝内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甚至毒气,污染蛇窝环境,影响蛇的生长发育。密度越大,污染越重,不利影响也就越大。
    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等,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通过食物链的研究不但可以了解到各种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而且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间的行为关系。人工养蛇时,应重点研究蛇与其他生物问的捕食、寄生关系。在野生环境中,蛇的敌害很多,其中包括肉食兽类、猛禽类等能以蛇为食的动物。有很多寄生虫虽然不危及蛇的生命,但能影响蛇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产品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人工养蛇活动中要尽量采取措施,避免敌害造成的损失。另外,蛙类和鼠类虽然是蛇的食物,但有时也侵害蛇卵、仔蛇,必须注意防范。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蛇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蛇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