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北起昆仑山,南至喜玛拉雅山,西达喀喇昆仑,东抵横断山脉,幅员辽阔,地势险峻。其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境内,面积约为全国领土的四分之一。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比周围的平原、盆地高出3000m以上,是一个举世无双、雄伟壮观的高原。然而,它又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其较高耸的部分——喜玛拉雅山脉,直到4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初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从第三纪末,欧亚板块与印度碰接以来,青藏高原乃不断在抬升,地形、气候和动植物系成分都有相应的变化。这些自然界的奥秘长期以来一直强烈地吸引着中外的科学家们。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块宝地。解放初期,在西藏交通和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就组织了科学家们去西藏考察。中国科学院从50年代到60年代,先后组织了4次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3年,中国科学院从全国I4个省(区)市的56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共抽调400多名科学工作者,组成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各族人民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高山缺氧、风雪严寒、交通不便等困难,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艰苦奋斗,历时4年,首先完成了西藏自治区范围内的野外考察任务,1977年后转入室内总结。1982年及1983年,又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做了两次调查。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卫生防疫研究所长期在藏工作,对蛇类考察与标本的收集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7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出版了包括《西藏两栖爬行动物》在内的一套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对我国的生物科学的发展,对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