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有鼻孔和眼各1对。鼻孔开口在吻部两侧,水栖种类(如海蛇、水游蛇等)则开口在吻背面,并且有鼻瓣调节开关,便于呼吸。眼位于鼻孔后方,眼睑不能活动,无瞬膜,上下眼睑愈合成透明膜,覆盖在眼球外面,既能透光,又能保护眼球。蛇蜕皮时,此膜不透明呈烟雾色,暂时失明,蜕皮后复明。蛇的视觉不灵敏,尤其对静止的物体更“视而不见”,只能察觉近距离的活物体。蛇的视力亦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别,昼行性蛇类的视力较夜行性种类强。蛇没有外耳孔,中耳亦无鼓膜和鼓室,仅有1对耳柱骨与内耳相连,不能感受空气传导的声波,所以蛇类是“聋子”,但对接触地面的物体或树枝的振动很敏感,这就是“打草惊蛇”的道理,也因此它们能预测地震。蝮科蛇类在鼻孔与眼之间有一深凹陷,称为颊窝(见图2-4_4),能测出周围环境千分之几摄氏度(0.002℃)的温差,颊窝内的膜接触水流时,能测出0.003℃的水温差,是很灵敏的“热测位器”,用以探测捕食对象(如鼠类)的位置,可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蛇的鼻不是嗅觉器官,真正的嗅觉器官是位于口腔背壁前方的锄鼻器,它与鼻腔无关,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嗅神经末梢分布于其内壁粘膜上),不与外界相通。舌细长,前端分叉,不具味觉功能,基部有舌鞘,伸缩性强,能伸出口外很长,频频伸缩,灵活摆动,用来粘附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送入働鼻器以完成嗅觉功能。舌实际是嗅觉辅助器,并没有毒,对人和动物都没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