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摄食和饥饿影响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微量元素在蛇体内的含量,但在环境因素的诸因素中,摄食,即食源的改变,乃至整个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将影响微量元素在蛇体内的分布及其含量。如均是複蛇乌苏里亚种,但由于食源的不同,其蛇毒中的Ge含量即有非常明显的差异。食鱼组的白眉蝮蛇其蛇毒中的Ge含量小于lOOfxg/g,而食蛙组的白眉蝮蛇其蛇毒中的Ge含量则大于l0pg/g。黑眉蝮蛇—般只捕食鼠或鸟,而与专食鸟为主的蛇岛蝮蛇相比,两者蛇毒中的微量元素同样存在着显著差异,后者的Ge含量远远超过前者,Zn、Fe等元素的含量也比较高,而且两者的宏量元素p、ca、Mg和K等也有区别。经蛇毒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规律:蛇岛蝮蛇是Ge>Zn>Bi>Se>Sb>Al>Ni>Cr>Fe;而黑眉蝮蛇和食鱼组的白眉蝮蛇则是Zn>Al>Bi>Fe>Se>Sb>Cr>Ge>Ni。造成此种差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食源的不同,使蝮蛇的新陈代谢,乃至生物酶的合成及其生理作用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导致微量元素在蛇体内分布的差异。这也可以从同种白眉蝮蛇由于捕食饵料的不同,其蛇毒的前述第2种至第8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也有差异得到证实。食蛙组白眉蝮蛇毒其微量元素含量的顺序是Zn>Ge>Al>Bi>Fe>Se>Sb>Cr>Ni,此种差异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食蛙组白眉蝮蛇毒的Ge含量比较高,故其Ge由食鱼组白眉蝮蛇毒的第8位前移至第2位,而使其他元素按顺序后移。说明控制或改变食源,将影响微量元素在蛇毒乃至整个蛇体内的含量及其生物学特性。因此,这也可能是各种蛇毒在临床和实验中生理效应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饥饿的影响
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饥饿(半年以上)的白眉蝮蛇与饱食的白眉蝮蛇相比,由于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的不同,其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及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如饱食白眉蝮其肝脏的微量元素含量(叫/g)是:Zn214,Cu61.0,Fe5507;而饥饿白眉蝮的肝脏是:Zn80.4,Cu47.7,Fel930。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饥饿状态虽然在一定条件(饮水)下,仍然可以维持比较长时间的生命活动,但对蛇类的生理功能及其代谢活动,尤其是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含量乃至生物酶的合成及其生理功能等将产生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