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Fe的排泄量很少。一般认为,Fe是通过肾脏、消化道、汗腺和乳腺等排泄的。随尿排出体外的Fe量一般情况下每日不超过0.5mg,也有人认为肾的作用不大。每天随粪便排出的Fe量在0.2mg〜0.52mg之间。粪便中的Fe主要来自于肠粘膜本身直接排出的Fe(有人认为从胆汁排泄的Fe均被重吸收了)。另外肠道内少量渗出的红细胞中的Fe及脱落的胃肠上皮细胞含有的微量Fe也渗入粪中;回肠的Payer氏淋巴结可能有排泄Fe作用。Cohh(1978)研究证明,汗内含有一定量的Fe。Siimes等(1979)观察第2周〜31周哺乳期妇女,发现随着哺乳期的延长,人奶内的含Fe量逐渐减少,表明这些Fe已由乳中排出。我们在实验中也发现,蝮蛇粪尿中含有Fe(74.7/xg/g),实验结果表明,蛇粪尿是蝮蛇排泄Fe的途径之一。还观察到蝮蛇皮肤的含Fe量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以腹段皮肤(平泄殖腔)的含Fe量较高,其次是胸段(平心脏),颈段皮肤的含Fe量最少,提示皮肤可能也是蝮蛇排泄Fe的一条途径,而且是一条主要的排泄途径。我们通过对蝮蛇蛇蜕作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在蛇蜕内含有非常丰富的Fe,其含量为1651.55/ug/g。但不同蝮蛇蛇蜕的含Fe量有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与食源、生态环境等有关。
据孔氏报道,Cu的绝大部分(80%)从胆汁内排出,小部分(10%左右)由肠壁排泄,微量(4%)由尿液排出。Bush(1955)研究指出:注射64Cu后,发现85%的S4Cu随粪便排出(直接由小肠壁排泄的Cu占13%〜15%),排出的Cu变成不能被重吸收的形式。蝮蛇体内的含Cu量较少,但胆汁内的含Cu量很高(132^g/g),说明胆囊也是重要的Cu排泄器官(37.5jug/g);蝮蛇粪尿中的Cu含量仅为4.42/xg/g。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蛇体内的Cu可以经粪尿排出,但也证明,由胆汁排泄的Cu多数被重吸收。同时我们还发现蝮蛇蛇蜕内也含有比较多的Cu(l679pg/g),证明蝮蛇体内的Cu也可经皮肤的衍生物(蛇蜕)排出体外。
人体内的Zn主要由粪便、尿、汗、乳汁和头发排泄。肠道内不能吸收的Zn及经胰腺等器官分泌的Zn均通过粪便排出。蝮蛇体内的含Zn量较多,其体内的Zn也可随粪尿排出体外,因为在蛇粪尿中含Zn量为194/ig/g。同时蝮蛇蜕也是排泄Zn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其含Zn量(415.01/ug/g)远比粪便中Zn为多。
人体及动物体内的Co主要随尿排泄,其次为肠道。由汗腺、头发及乳汁排出的Co量比较少。有研究证明,进入人体内的Cr主要也是随尿排泄,由其他途径排泄的Cr较少。Schroeder认为,每日摄入Se为150/xg左右,其中随尿排泄50叫,粪排泄80/ig,汗内排泄20叫,毛发内排泄0.3叫。每天由各种途径排泄的Se总量约为150叫,说明Se每天的摄入量与排泄量基本相等。Mn主要经过肠道、胆汁、胰、尿和汗腺排泄。而Mo不论人或动物,肾是主要排泄器官。用同位素法证明,动物随尿排泄的放射性Mo占进入体内总量的37%〜45%,胆汁也是Mo排泄的重要途径。Sn的摄入量与排泄量保持着动态平衡,体内无积贮,并主要随尿、粪、汗排出。但据报道,口服的Sn主要经肠道排泄,注射的Sn则主要随尿排泄。
我们的实验证明,蝮蛇体内的元素不仅可随粪、尿排泄,还可从蛇蜕排出。粪尿内的含量(Mg/g)分别是:13.4、22.8、3.14、1.26、21.6;从蛇蜕排泄的量(叫/g)分别为:l0.51、10.71、14.69、0.71、4.69。
一般认为,从食物中摄入的A1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少量可经旸道吸收进入人体。有人认为,A1吸收进入人体后,肾脏有能力将体内的A1排泄出去。但有研究证明,动物和人的这种能力相当不足,摄入过多的A1并不能被严格控制吸收,吸收后也难以很迅速地从体内排出,结果血内及组织内的含A1量增加。
A1在蝮蛇体内的代谢过程似乎与人和其他动物不完全相同,其从食饵中摄取的A1(若每次喂食饵50g,其中A1的含量约为1465pg),大部分经肠道吸收,小部分随粪、尿排出,约33.lO^g/g,实际一次随粪尿排出的A1含量约为2.761/xg。进入蛇体内的A1主要分布于蛇的皮肤,这既表明蛇皮肤具有显著的富集A1的功能,同时也证明是A1贮存的主要场所。我们的实验还证明,蛇蜕是排泄A1的主要途径。因为蛇蜕内含有大量的A1(1581.11^g/g),实际一次脱下的蛇蜕其含A1量甚微。胆汁中也含有比较多的A1(158yg/g),可能是粪A1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