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蛇类的栖息环境很多,从海洋到陆地,从河流到高山,从平原到山区,甚至地下都有蛇类栖息。具体的有:洞栖、树栖、陆栖、淡水栖和海水栖。蛇的出现由许多因素决定,具体的有海拔高度、植被情况、水域条件、食物对象等等。某种蛇类的分布是在其所需要的生存环境具备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态结构必须与它的环境条件和生存方式相适应。
(1) 洞栖以洞栖为生活方式的蛇类大多数是一些比较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类。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它们的结构特点如下:头小,头骨的联接很牢固。口小,口的前方略向前突出。眼睛不发达。尾短,腹鳞有的未分化,有的不发达。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蛇类有:盲蛇科、闪鳞蛇科等。此种生活方式的蛇类都是无毒蛇,它们可在晚上或阴暗的天气到地面上活动。
(2) 树栖树栖生活方式的蛇类主要栖居在灌木丛或乔木上,它的体型特点是:体型细长,适宜于缠绕。眼睛较大,视觉相对发达。腹鱗宽大,两侧有侧棱。属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蛇类有:后沟牙类毒蛇中的金花蛇、瘦绿蛇、绞花林蛇、繁花林蛇,管牙类毒蛇中的竹叶青和烙铁头也属于此种生活方式,但不太明显。
(3) 陆栖蛇类中的大多数都以陆栖为其生活方式。它们的体型特点是:腹鳞多数宽且大,在地面上的行动迅速。这种生活方式的蛇类有:生活在山区的丽纹蛇、福建丽蚊蛇、白头奎、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毒蛇。生活在平原丘陵的金环蛇、银环^蛇、蝰蛇、白唇竹叶青等毒蛇;生活在沙漠或戈壁地区的无毒蛇沙蟒和后沟牙类毒蛇花条蛇等;一些在山区、平原及丘陵均有分布的如眼镜蛇、蝮蛇等,均属于陆栖生活方式分布广泛的毒蛇。
(4) 淡水栖以淡水为栖息地的蛇类主要是在淡水水域内活动及摄食。这种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蛇类为后沟牙类铅色水蛇、中国水蛇等。这些蛇生活在静水稻田或水塘中。这种蛇类的体形特征是:蛇体较粗短,尾部也较短。腹鱗不太发达,鼻孔位于吻部背侧。
(5) 海水栖一般地,一生都生活在海水里的蛇类主要是前沟牙类海蛇科毒蛇,这些海蛇都是剧毒类毒蛇。其体型特征是:尾侧扁,鼻孔位于吻背,躯干略侧扁,腹鱗不发达,有的退化消失。无毒蛇类中的瘰鳞蛇也终生生活在沿海的河口地带,这种蛇的外型特征与海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