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温暖,适宜蛇类的生长。蛇类的生活环境与其所栖息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既统一义.办调的整体,研究、探讨蛇类的生活习性,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其生存条件及其生活方式,更重要的还在于掌握蛇类的生活习性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为人工养殖、综合开发、利用蛇类打好基础。
蛇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反应比较敏感。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炎夏的酷暑,它们喜欢在树阴、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从秋季到冬季,逐渐进入到“冬眠”期。在我国北方,蛇类进入冬眠期要略早一些,约在10月中下旬;而在南方,则在11月、甚至12月蛇才进入冬眠,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春天来临的时候,气温逐渐上升,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蛇类便逐渐苏醒过来,逐步开始活动,这便是蛇类的出蛰。北方的蛇出蛰晚些,约在4月上中旬;南方的蛇出蛰较早些,约在3月初至4月初。
毒蛇依其昼夜活动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喜欢在白天活动的,称为昼行性蛇类。第二类怕强光,喜欢在白天隐伏,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蛇类。第三类为喜欢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活动的(多在晚上及阴雨白天活动,耐寒性强),称晨昏性蛇类。
蛇类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受光线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昼行性的眼镜蛇,在十分炎热的夏天,经常在夜间出现;晨昏性的蝮蛇在低温天气,常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出没,而夜间活动很少。一般来说,蛇类活动较适宜的温度是20~30cc。当气温在25~32℃左右,出窝活动较为频繁;气温下降到10~13℃时,蛇会本能地寻找温暖场所;33℃以上,便寻找阴凉的地方或爬到水池、水沟中浸泡纳凉。初春阳光明媚的口子,当气温上升到18℃以上时,蛇喜欢在中午出窝晒太阳;夏季暴雨过后,尤其是晚间,蛇出窝透气的特别多,几乎是倾巢而出。若环境温度在一5℃以下或45cc以上,蛇类1小时之内就会死亡。此外,蛇类还怕风怕雨,大风天或下大雨天蛇几乎不出洞。更有趣的是,生活在热带的蛇不单在冬季“冬眠”,而且在炎热干旱的夏季亦需进行“休眠”,动物学上称之为“夏眠”。
其他时间如白天“反常”出来的蛇,大多是体弱或有病的蛇,应抓紧隔离治疗。但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少数健康的公蛇电喜欢白天出窝活动。健康蛇与病蛇从外观上看是很容易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