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地方名】土虺蛇、土公蛇、土地跑、七寸子、地扁蛇、狗 屎蝮、狗屙蝮、烂搭蛇、白花七步倒、草上飞等。
【特征】吻棱明显;鼻间鱗宽,外侧缘尖细。背鳞起棱, 23-21-17行。全长60〜70厘米。
背面灰褐到深褐;头背有一深色八形斑;长江中下游地 区的个体颞部有一镶黑的细白眉纹,相当醒目,上唇缘色浅》 躯干背面斑纹变异很大:或有两排镶黑的深褐圆斑28〜30 + 2〜3个;有的左右交错排列,相联成绞链状斑;或有深浅相间 波状横斑;或有分散不规则的斑点;体侧有一列棕黑斑点,腹 面灰白到灰褐色,杂有黑斑。
【生态习性】在乎原、丘陵、低山区或城镇郊区、田野、溪 沟边、坟墓乱石堆下、杂草丛中经常遇到此蛇。夏秋两季分散 到稻田、菜园、路旁活动,黄昏时候,尤其是热天,从晚上8时 至次日凌晨活动频繁;天冷时则为中午12时到下午2时。雨 后常爬到树上。大雪到惊蛰为冬眠期(杭州),此期间如天气回 暖,也出洞晒太阳;蛇洞一般都是在坟墓或田埂向阳坡面,洞 深达1米左右;5月和9月见到交配,8〜10月产仔蛇2〜15 条。食鼠、鸟、蛇、蜥蜴、蛙、鱼等。在旅顺港西北方,有一个面积 仅一平方公里的小岛,以盛产蝮蛇而称为蛇岛。这岛上估计有 数万条,一棵树上就能发现7、8条。体后段缠在树枝上,前段 作波状弯曲,头微微抬起,伺机撮食小鸟。平时行动迟缓,不 主动袭击;当受惊扰,体变扁平,尾尖颤动。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 西、内蒙、宁夏、甘肃、新璐、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 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
国外分布于西亚和亚洲北部,从里海向东经西伯利亚到 朝鲜、日本均有不同的亚种。
蝮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在华东人口 密集的平原耕作区,危害性大。临床上注意到,不同地区蝮蛇 咬伤中毒症状的轻重有差别。有人将我国蝮蛇列为若干不同 亚种。今后可根据形态、蛇毒毒理、地理分布结合研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