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蛇场的综合管理

中国较大的养蛇合作社?     养蛇实战技术教程,在家边做边学!
   2015-04-05 2160
核心提示:蛇类饲养管理比较特殊,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付出较大体力劳 动,且受蛇的活动规律影响,有着严格的季节规律。这里只以一般的蛇场饲养管理为主 加以阐述。

蛇类饲养管理比较特殊,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付出较大体力劳 动,且受蛇的活动规律影响,有着严格的季节规律。这里只以一般的蛇场饲养管理为主 加以阐述。

(一) 蛇场管理要求

蛇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热爱养蛇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养成 爱护动物的良好作风,减少人为的动物死亡。工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入蛇场前不 许饮酒。进入蛇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高腰靴、鞋、长袖衣裤,必要时戴防护帽, 不允许徒手直接抓取毒蛇,应该使用蛇钳子等捕蛇工具,动作要轻柔。夜间巡视蛇场时, 照明设备应远离身边或采用弯头手电筒等,注意路边及脚下,较好夜间不要直接进入蛇 场,可在墙顶上进行察看。蛇场工作一般应有两人同行,互相照应,目的是防止毒蛇咬 伤。

对蛇场周围墙壁、墙基、下水道出孔应经常查看,发现有鼠洞、裂缝,及时修补。注 意墙边树冠,如有伸出墙外者应及时修剪,目的是防止蛇逃出蛇场,造成损失或窜到住 宅区伤人。如蛇场距离居民区较近,应向周围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便取得配合和支持。 严格禁止外来人员私自进入蛇场挑逗蛇类。保持蛇场安静,减少干扰。
 

 蛇场的综合管理

蛇场内应保持清洁卫生,蛇窝必须经常检查,被咬死的小动物没有被吞食者及死蛇 应及时清理,以免腐烂发臭。蛇饮用水应适时更新,保证水源没有污染。对场内植被要 定时修剪,使其既能起到遮荫蔽暑作用,又能绿化美化环境。

工作人员应力求把养蛇同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使之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科学成果。无 论饲养那一种蛇,都应详尽地记录蛇在场内的活动情况,如冬眠期记录冬眠时的温度、湿 度、效果,孕卵期记录产卵产仔日期、过程、孵化,仔蛇孵出后记录仔蛇食性、活动规 律,仔蛇成熟期记录成熟规律、脱皮次数、捕食特征、食性、饮水、活动规律等。并且 工作人员应掌握蛇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延长饲养蛇的生存期,为逐步掌握蛇的饲养规律 积累经验。

(二) 蛇的饮食管理

为了减少蛇在饲养中的发病率及各种病虫害的感染率,对饲养中蛇的饮食卫生应尽 量注意。对饲料来源要查清,有严重污染的饲料或已腐败的饲料不能供蛇食用。投放饲 料应根据季节和蛇捕食情况定时、定量,一般3天〜5天投放1次,每次投放量应为所养

蛇数一次饱餐量的1/3〜1/4。要根据所养蛇种的习性投放饲料,如晨间或夜间活动的蛇 种,在傍晚投放较合适;白天活动的蛇种在清晨投放为好,争取在投放后不久蛇即捕食。 如投放鱼、泥鳅、黄鳝等出水后容易死亡变质的食物,以在阴雨天,特别下小雨时投放 较好,这样饲料活的时间较长且不易变质。如果在场内同时养蛙,管理就比较容易了,只 要定时补充检疫后的蛙或蝌蚪,让蛇自由捕食就可以了。为取毒而饲养的蛇,在取毒前 7天,取毒后3天内停止喂饲,因为取毒前7天内喂食影响排毒量,取毒后的蛇不经过一 定时间恢复,捕食率低,食后不易消化。对于不捕食的蛇应进行检查,如有病应隔离治 疗,必要时可少量填饲。要掌握好投食时的气温,以18°C〜28C最为合适,低于15°C或 高于3(TC,蛇基本上不捕食。

此外要保证饮水。特别是在南方,冬眠期短,即使在冬眠期,如遇气温回升,有的 蛇可能复苏,此时也需要饮水,因此蛇场内一年四季应有足够的水供应。蛇的耐渴力远 不如耐饥力,保证供水对提高其生存率很重要。
 

 蛇场的综合管理

(三) 孵化与仔蛇的管理

蛇卵的孵化与仔蛇的管理规律目前尚未被完全掌握,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 讨。因此在管理上,工作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详细记录。 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产卵产仔时间、地点,当时的天气、气温,产卵产仔过程,产卵的 数量、重量、体积等,产仔数量、有无死胎、仔蛇长度、体重、状态等。

孵化过程应记录起止日期,蛇种和数量,孵化条件(包括气温、湿度等),孵化器的 情况,卵的状态、颜色,是否干瘪,孵化结束时仔蛇孵出的状态、孵化率、孵化天数、结 束日期等。一般应逐日或隔日观察记录1次,必要时按要求列表观察。

蛇出生后半年内为仔蛇,半年后到具有生殖能力阶段称为幼蛇。仔蛇的饲育应观察 生后状态,如脱皮、饮水、捕食时间、习性、体重增减情况;喂饲情况,如食物种类、喂 饲方法、数量、进食前后状态等。如饲育中死亡,要分析死亡原因,记录存活天数,较 详细记录和分析饲育条件(如气温、湿度、饲育场所处理情况)。如人员较多实行值班制 时应该签署观察记录者姓名,以备考察。如有条件,对幼蛇阶段亦应严密观察,记录食 性、生活规律、捕食情况、食量、成长速度、性成熟时间、第一次交配时间、交配后受 孕情况等,这些数据资料对养蛇事业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

(四) 冬眠期管理

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进入冬眠期一般则在养蛇场的蛇窝上加盖一些保暖物品如杂 草、草袋子、稻草等即可。如蛇场与山洞相连,蛇可以在冬季进入山洞内冬眠。在北方, 修建蛇的冬眠场所尚无成功经验。在自然条件下,蛇多数群居于地势良好、位置较高、避 风向阳的山坡,深度在冻土层以下。据报道,蛇在2€〜5°C、相对湿度50%〜80%时冬 眠较为合适,蛇能维持生命的最低代谢率,节省能量,度过漫长的严冬季节。而在饲养 中,人为创造的条件较难保证蛇冬眠的顺利度过。其原因是温度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并 且湿度也较难控制。当温度超过8°C且持续时间较长时,蛇的代谢率增加,可能导致蛇苏 醒,入冬前储备的能量维持不到出蜇,或维持不到出蜇后尚不能进食的阶段时,蛇很快 死亡。如温度过低,蛇可能被冻死。特别是东北地区蛇的冬眠期长达6月〜7月,在入蜇 前能量贮备不足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人工冬眠场所的湿度也很重要,湿度过高,蛇 易生长黑霉斑,并且可使温度降低;但湿度过低,蛇虽然冬眠代谢很低,可蒸发作用加 强,容易干死。

综上所述,蛇冬眠的基本条件有三点:温度、湿度和营养。因此冬眠管理在选择冬 眠场地时首先要保证前两点,其次争取让入蜇前的蛇都能有较好的营养。

除此外,冬眠期的蛇基本处于假死状态,对外来侵害无抵御能力。因此,在冬眠场 所内要严防老鼠,因为老鼠可以把冬眠中的蛇当成荣餐。蛇冬眠场地应设在地势较高的 地方或通风良好的山阳坡。蛇窝或山洞经过人工修筑后,再适当地放入草类,让蛇自然 钻入。洞口留有通气孔,把门封好,等到出蜇前再把封门打开,让蛇自然爬出,抓回饲 养。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或在平地挖洞做蛇窝是不可取的,因为虽然在入蜇前秋季地下水 位较低,窝内比较干爽,但在出蜇前冬雪融化后流入窝内或地下水位升高,将使没有苏 醒的蛇浸泡在水里而死亡,在这方面是有一定教训的。冬眠期的管理内容较少,主要应 记录入蜇时间、入蜇数量,甚至包括年龄、性别、越冬的基本条件,在冬眠期测定温度、 湿度,每天应测1次〜2次,从中发现其规律。有条件的为了研究起见,可设立几个温度 条件,每种条件相互对比,从中选出较好条件。

(五)捕食季节管理

捕食季节管理分两个方面,一是蛇本身的管理,二是环境管理。蛇的管理重点是饮、 食和蛇的疾病防治,特别是蛇的饮食与疾病有直接关系。蛇在野外的饮食是无规律的,有 时几天吃不上一次食物,但吃一次食物又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长期以来养成了耐饥的 能力。但对于水则不然,虽不像许多动物那样时时刻刻离不开水,但耐渴远不如耐饥强, 特别是天气炎热时更是如此,所以保证水的供应是蛇场必须的。再就是密切观察,如果 发现蛇有病,应积极治疗或淘汰,以免影响其他蛇的生存。环境管理主要是防治病虫害, 包括植物上的病虫害。在除虫时,农药的浓度不应过高,以免对蛇有所损伤。另外应注 意驱赶蛇的天敌,如鹰、黄鼠狼、刺猬及某些家禽或家畜等。教育无关人员不到蛇场逗 留,以免发生蛇咬伤等。有时要注意蛇场周围是否有与饲养场内品种相同的蛇,分析是 否蛇场四周有不严密的地方,如有发现,及时维修,以免蛇逃逸或伤人。并且应设有值 班制度,保证24h内不间断有人坚守岗位。


 

 
标签: 蛇场 综合管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蛇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蛇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