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对动物的间接影响逐渐被人们重视,现已知道某些蛇毒或组分进入体内可以 引起机体释放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生理活性物质不是蛇毒中含有的,而是蛇毒组分作用于 机体后机体释放的。蛇毒组分释放的生理活性物质常见的有组胺、5-羟色胺、激肽和缓慢 反应物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降压作用。引起这类物质释放的蛇毒组分较多,但以pla2 为主,有关释放作用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一、组胺的释放
很多蛇毒都能释放组胺,但不同蛇毒释放反应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由不同作者所得 出的结论也不一样。锯鱗蝰蛇毒能引起狗、家兔和大鼠释放组织胺等,也 能从离体大鼠膈膜肌中释放组胺,但对家兔血小板无作用。Vipera蛇类蛇毒对家兔血小 板没有影响,但巴勒斯坦蝰蛇蛇毒对鼠腹水肥大细胞作用能使其释放组 胺,消除其内的颗粒。
东部菱斑响尾蛇蛇毒对离体家兔血小板没有影响,但能引起家兔和鸽释放组胺。西部菱斑响尾蛇蛇毒能使离体鸽肺和狗释放组胺等,但不能 对家兔血小板产生作用。尽管不同蛇毒,用不同材料结果不同,但蛇毒对组胺的广泛释放 作用已经被公认。1973年,Feldberg等较先对蛇毒释放组胺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 蛇毒PLA2的水解产物溶血卵磷脂可以破坏细胞组胺贮存位点,从而引起组胺的释放。这 种观点后来被其他学者证实并作了补充。肥大细胞分布在皮肤和其结缔组织丰富的组织 中,它们是组胺的主要贮存细胞。溶血卵磷脂在体外可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 PLA2对组胺的释放作用还可以参考本章第七节有关内容。
除PLA2外,蛇毒中还有其他组分能够释放组胺,响尾蛇胺(Crotamine)就是其中之 一。Moura等报道,响尾蛇胺能使灌注的白鼠后腿释放组胺,也能使鼠腹水肥大细胞释放 组胺。巴西北部和中部的响尾蛇不含响尾蛇胺,但能使大鼠腹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Markwardt (1968)和Rothschild等(1971)从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较大的中性蛋白,可能 具有蛋白酶活性,它能释放组胺,而且与溶血卵磷脂无关。Rothschild等(1967)从V.
蛇毒中分离出一种非PLA2的组胺释放组分,该组分对热敏感。印度眼镜蛇 (iV.n咖)蛇毒含有DLF,能够加强PLA2的活性。Damerau等(1975)报道该DLF能从大 鼠腹水肥大细胞中释放组胺,而且与PLA2对肥大细胞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协同 性。DLF和PLA2也能从鸽肺中释放组胺,二者的释放反应具有协同性。Damerau等认为 DLF可以通过二种方式释放组胺:第一是直接作用于敏感的大鼠肥大细胞使其释放组 胺,作用的方式相当于药物C0mP0imd48/80,由于起作用所需的浓度很低,所以不足以对 PLA2产生协同作用;第二种方式为作用于不敏感鸽肥大细胞的情况,对它的作用是非特 异性的,是通过加强PLA2的活性而起作用。
组胺有降压、水肿和致痛等多种生理作用,但蛇毒组分引起释放组胺的量不多,不足 以对动物产生致命的伤害,即使是组胺释放最强的蛇毒,其毒性也只有小部分与组胺的释放有关。很多学者用抗组胺药治疗蛇伤,发现对动物或病人的帮助不大。
二、5-羟色胺的释放
5-羟色胺的释放基本上与组胺的释放平行,许多能引起组胺释放的物质也能引起 5-羟色胺的释放。另外,蛇毒中许多加强血小板凝集作用的组分在加强凝集作用的同时也
引起血小板释放出5-轻色胺。从响尾蛇恐怖亚种蛇毒中分离出一.
种可引起5-羟色胺释放的物质。5-羟色胺可以引起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轻微的改变,它在 体内的作用是改变动物的血压。
三、舒缓激肽的释放
舒缓激肽是一种降压效应极强的物质,它能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管舒张。 舒缓激肽的前体是血浆中的球蛋白,叫激肽原:胰蛋白酶和激肽释放酶能特异地水解激肽 原使之成为舒缓激肽。血浆内至少有两种激肽原:激肽原I和激狀原I。许多蛇毒能引起 激肽的释放。对引起激肽释放的组分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它们是广泛存在于响尾蛇科和蝰 蛇科蛇毒中的激肽释放酶,特别是响尾蛇科中的蝮亚科,激肽释放酶活性很高。这些激肽 释放酶可以像胰蛋白酶和血浆中的激肽释放酶那样作用于激肽原,从而引起舒缓激肽的 释放,降低动物的血压。有关蛇毒激肽释放酶的分离、纯化以及理化性质已在第十一章第 五节作了介绍。它们一般具有精氨酸酯酶的活性,DLF在破坏精氨酸酯酶的同时也破坏 了它们舒缓激肽释放的活性,血液中的抑肽酶能抑制血浆中舒缓激肽释放酶的活性,也能 抑制蛇毒舒缓激肽释放酶的活性。尽管蛇毒中的激肽释放酶有很多方面与胰蛋白酶以及 血浆中的激肽释放酶相似,但在水解底物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四、缓慢反应物质的释放
缓慢反应物质(SRS)是指受刺激或潜在受刺激后细胞或组织释放的一类脂溶性物 质,它们的释放与血浆无关。由于这类物质能使鸽回旸缓慢收缩,所以称为缓慢反应物质。 现在已经知道,SRS主要由前列腺素和溶血卵磷脂组成。
能引起前列腺素释放的蛇毒不多,所得出的结论主要来源于对属和的研究。现在认为前列腺素的释放分为两步:第一步为蛇毒组分水解脂类物质释放出不饱 和脂肪酸;第二步为不饱和脂肪酸被组织中的酶合成前列腺素。能引起不饱和脂肪酸释放 的蛇毒组分为PLA2,这类PLA2可能具有特殊的功能,能水解释放出不饱和酸,DLF可 以加强PLA2的作用。
Feldberg等(1938)发现,蛇毒与动物组织作用至少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SRS: 一种为溶血卵磷脂,是由蛇毒PLA2水解鱗脂产生的,它可以被乙醚提取出来,能 够引起溶血作用,且能抑制小肠的活动;另一种SRS溶血作用很弱,但能使鸽回肠收缩, 当时认为这种SRS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Vogt等(1969)对经毒作用后的离体鸽 肺进行层析分析,发现其中的SRS活性组分是羟基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前列腺素类 化合物。
缓慢反应物质并非所有组织都能释放,Middleton等(1964)用鸽和CMra蛇毒为材 料,发现肺器官的释放作用最强;主动脉、脾、回肠也能释放少量的SRS;肝、脑、膈肌、气 管、心脏和子宫没有释放反应。这可能因为肺中前列腺素的合成系统活性最强的缘故。最 近Huang等(1984)用离体鸽肺与圆斑蝰蛇毒PLA2作用,研究发现PLA2可 以使鸽肺释放SRS,其主要成分为TXA2和PGI2。研究还表明,SRS的释放量与灌注肺器 官的血压呈正相关。
Damerau等(1975)证明,白鼠腹腔细胞悬液与蛇毒保温能产生SRS。这些腹腔 细胞由淋巴细胞、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和少量红细胞组成,Damerau等认为肥大细胞的释 放作用最强。由于血液也能释放SRS,血液中有真核细胞而肥大细胞很少,所以,除了肥 大细胞外,还有其他真核细胞能释放SRS,但还不知道是何种细胞。
溶血磷脂的生成一般伴随着前列腺素的生成。Slotta等(1972)认为溶血磷脂对毒性 贡献不大,因为它可以被血浆中的留醇很快中和。Feldberg等(1938)认为溶血磷脂有一 定的毒性,他们用卵黄和伊澳蛇蛇毒作用,然后用甲醇提取脂 溶物,对猫或狗静脉注射6mg/kg〜12mg/kg的上述抽提物,结果发现动脉血压急剧下 降。对猫而言,还发现肺动脉血压上升,肺出现出血性水肿现象。如用更大剂量,动物可以 在几分钟内死亡。上述物质降压迅速,可能与外周血管的舒张有关。Feldberg等的结果可 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溶血磷脂有释放组胺的能力,进入体内后通过释放大量的组胺而使动 物血压急剧下降;二是抽提物中混有可以释放组胺的物质,由这些物质释放组胺。
前列腺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肺器官中的平滑肌,这些平滑肌对它十分敏感。前列腺素 由于能使肺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肺通气量减少,并使肺血压上升,同时还能增加毛细血 管的通透性而产生肺水肿。Vargaftig等(1972)报道,极北蝰、响尾蛇恐怖、美洲矛头蝮、西部菱斑响尾、半环扁尾 蛇蛇毒能从卵黄或纯卵鱗脂中释放降压因子,这种降压因子可 能具有前列腺素活性的SRS。用脂抽提后的剩余物没有降压作用。虽然SRS有一定的毒 性,但在蛇伤中起作用不大。有关PLA2对SRS的释放作用还可以参考本章第七节有关内容。
五、儿茶酚胺
Feldberg(1940)用离体猫肾上腺与蛇毒作用,发现该毒能从肾上腺中持 续释放肾上腺素。作用的实质是PLA2水解腺体中的磷脂产生溶血卵磷脂,溶血卵磷脂作 用于腺体而引起肾上腺素的释放。如果用溶血卵磷脂代替粗毒,产生的作用相 似。溶血卵磷脂能把肾上腺中的肾上腺素耗尽。注射大剂量溶血卵磷脂后不久,第二次注 射时肾上腺分泌功能则消失。Feldberg等认为对毁坏脑脊髓的猫腹腔动脉注射蛇毒或溶血卵鱗脂引起的动脉血压上升是由于肾上腺分泌加强引起的,手术摘除肾上 腺后升压作用消失。溶血卵磷脂对肾上腺素的持续释放作用可能与髓质细胞对伤害的应 答有关,到后期这种应答消失。溶血卵磷脂的毒害作用在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对于家兔, 静脉注射cobra蛇毒或溶血卵磷脂后,动脉血压快速下降,通常会使动物死亡。动物外周 动脉血压下降的同时伴随着肺动脉血压上升,这可能与肺动脉血管收缩有关。与猫不同, 粗毒或溶血卵磷脂只能使家兔产生轻微而不稳定的肾上腺髓质的分泌作用,因此血压的 下降可能与蛇毒作用于家兔血小板后释放组胺和5-羟色胺有关。
六、过敏毒素的释放
很多蛇毒进入体内都可以激活补体从而产生过敏反应,激活后的补体称为过敏素。 过敏毒素产生后很快被血清中的CPB失活,很少能发挥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产生 如下效应:①引起自体免疫从而导致动物过敏;②红细胞被溶解,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参考 第十九章第二节溶血作用;③免疫反应引起白细胞聚集。有关蛇毒因子对补体的激活作用 可参考第十二章第八节的内容,这里不再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