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蛇类的生活习性

中国较大的养蛇合作社?     养蛇实战技术教程,在家边做边学!
   2015-07-02 13970
核心提示:生物与它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蛇类在与它生活条件 的相互关系中发展着。研究蛇类的生态,不仅是为了了解蛇类生 存条件及其生活方式,更重要的还在于掌握蛇类的生活习性及活 动规律,有利于蛇伤防、治及蛇类的合理开发利用。

生物与它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蛇类在与它生活条件的相互关系中发展着。研究蛇类的生态,不仅是为了了解蛇类生 存条件及其生活方式,更重要的还在于掌握蛇类的生活习性及活 动规律,有利于蛇伤防、治及蛇类的合理开发利用。

蛇类的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海洋到陆地、从河流到高山、 从平原到山区,甚至地下都有蛇的踪迹。蛇类分布很广,遍于亚 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及太平洋、印度洋两大 洋。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温带次之,寒带最 少。水平分布范围,北达北纬67°,南达南纬40°。垂直分布,除 各种海蛇生活于海里和瘰鱗蛇生活于河口外,以沿海低地至海拔 1000米左右为最多,2000米以上蛇类很少,最髙纪录为4880米, 是温泉蛇。就我国而言,蛇类以长江以南各地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有水栖、半水栖、陆栖、树栖和穴居。蛇的出现决定于许多因素, 如海拔高度、植被状况、水域条件、食物对象等。某种蛇是在该 种的分布区内具备它生存所需条件的一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其 形态结构必然与其环境条件和生活方式相适应。
 

蛇的生活习性 

(1)穴居生活

属于穴居生活的蛇多是一些比较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类, 与适应穴居生活有关。它们解剖构造的特点是:头小,头骨连接 牢固;口小,口前方略微突出;眼不发达;尾短;腹鱗没有分化 或不发达。如盲蛇科、闪鳞蛇科,均为无毒蛇。晚上或阴暗天气 到地面上活动。

 

(2)陆地生活

大多数蛇类都生活在陆地上,其特点是:腹鱗多较大,在地 面上行动迅速。如生活于山区的珊瑚蛇、福建珊瑚蛇、白头蝰蛇、

五步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山烙铁头等毒蛇;生活于平原丘 陵的金环蛇、银环蛇、蝰蛇、白唇竹叶青蛇等毒蛇;生活于沙漠 或戈壁地区的无毒蛇中的沙蝰和后沟牙类毒蛇中的花条蛇等。一 些在山区、平原及丘陵均有分布的如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 属于分布最为广泛的毒蛇。

 

(3)树栖生活

主要柄居于灌木丛或乔木上。体形细长,尾部也细长,适宜 于缠绕;眼大,视角相对较发达;腹鱗宽大,两侧有侧棱。有后 沟牙类毒蛇中的金花蛇、绿瘦蛇、绞花林蛇、繁花林蛇,也有管 牙类毒蛇„竹叶青蛇和烙铁头蛇也常攀援在树木上,但不如前者 典型。还有人观察到前沟牙类剧毒蛇一眼镜王蛇也有攀援在树 上觅食,甚至有人在树上被眼镜王蛇咬伤的事例。

 

(4)淡水生活

主要在淡水域内活动及摄食。典型的淡水栖蛇类是后沟牙类 中的铅色水蛇、中国水蛇等,生活于静水稻田或水塘中。其特征 是体较粗短,尾部也较短,腹鱗不发达,鼻孔位于吻部背侧。

 

(5)海水生活

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主要是前沟牙类海蛇科毒蛇。已知16属 约50种,分属2亚科,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沿岸,大西洋没有 海蛇。我国的海蛇靠近大陆沿海海水中的已知有9属15种,如青 环海蛇、小头海蛇、黑头海蛇、棘鱗海蛇、棘眦海蛇、青灰海蛇、 淡灰海蛇、平颏海蛇、长吻海蛇、环纹海蛇、海蝰等。多分布在 广东、广西、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沿海。还有蓝灰扁尾 海蛇、扁尾海蛇、半环扁尾海蛇和龟头海蛇等,分布在我国台湾 沿海海水中。海蛇由于长期适应水中生活,因此,最显著的特征 是:尾巴及躯体后段为侧扁,以便于游泳,大多没有鼻间鳞,鼻 孔多开于吻背,虽终身生活于海水中,但经常将鼻孔露出水面呼 吸空气,每呼吸一次,能将大量的氧气存贮于肺部气囊中,可潜 水下达十几分钟之久。在水下,鼻孔的瓣膜关闭,可防止海水进 人。海蛇躯干亦略侧扁,腹鱗不发达甚至退化消失。无毒蛇瘰鳞 蛇也终生生活于沿海河口地带,其形态特征与海蛇有些相似。海 蛇均为剧毒蛇,其毒腺中含有剧烈的神经毒。因此,从事渔业和 海水作业的人员要注意预防海蛇咬伤。

容易造成蛇伤的多是陆生剧毒蛇。毒蛇出没的场所概括起来 有三点:一是比较僻静易于隐蔽;二是有食物和水源;三是野外 有鼠类、蛙类的灌木草丛、池塘边、坟墓、石堆等处,或山区耕 作地附近、山谷和溪润旁等处。

 
标签: 生活习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蛇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蛇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