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养蛇学》前言

   
   日期:2012-10-23     来源:湖南省巨龙蛇场    作者:何国昌    浏览:641    评论:0    
核心提示:“知识就是力量”确是一句金玉良言!我们学习家禽及其他野生动物的营养学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正是打开蛇饲料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只要知道蛇的食谱,就可以通过有关资料知道它们的营养成分,从而可以用易得且价廉的相应动物的某些部分去调配,像药剂师配药那样配制出符合需要的成分来。
      马建章院士为本书写的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2003年‘非典’之后,国家林业局公布了54种养殖动物名录,蛇类未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不允许进行蛇类的商业性利用”,其原因是“蛇类驯养繁殖技术不成熟,不能进入市场”。我还是在2000年接受稿约的。及至此书送到读者手中,竟已跨进了第十二个年头。之所以费时甚久,主要原因是为了力求把无冬眠养法等新的养蛇技术能在书中有较完整的反映。
    养蛇历史的悠久和拥有养蛇技术的多样性来说,我国首推两广地区,这是和两广吃蛇、用蛇的悠久历史联系着的。国家林业局的上述规定催人猛省,两广养蛇者努力奋进,整合技术,从而很快就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新面貌。

 
 
    一马当先站立潮头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于2004年8月19日举行了养蛇技术论证会,养蛇者踊跃发言,见证了广西的养蛇技术是成功的。紧接着,2005年2月2日,广东省江门市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举行了养蛇技术鉴定会,与会人员观看了无冬眠饲养法饲养蛇的现场,并听取了饲养情况及用颗粒饲料喂蛇的介绍,受与会人员赞赏。    上述论证会、鉴定会,犹如一次对养蛇新技术的动员会和誓师会,把被人诟病的“暂养”从心灵上到实际上彻底清除出去。
    所谓“暂养”,是指原始落后的一种养蛇的方式:从野外抓来一批蛇,圈养在让蛇无法逃逸的不大的范围内,散放一些砖、木供它们藏身,用盛具置水供饮用,按蛇在野外的食谱定期投喂小动物。“暂养”,往往存养数比野外捕来的条数明显减少,这是由于经验不足导致部分蛇的死亡造成的;养大的蛇,增重情况也不一。后来这些养蛇者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有些人刻苦学习技术,养的蛇不仅条粗体重,十分健壮,而且养的蛇的数量也通过自行繁殖而增加;可是,仍有一些人不舍得把精力用在技术钻研上,粗放的养蛇作风依然故我,从而令人闻“暂养”两字就十分不屑。
    2004年广西、2005年广东关于养蛇的两会,仿佛是在养蛇界吹起了“科学养蛇”的进军号。养蛇者邀朋召友,切磋技术,交流心得,不但自己养好蛇,还帮蛇友养好蛇,一时成为风尚。而蛇的无冬眠养法也普遍推广开来。

 
 
    要扩大养殖量,首先就得有种蛇。老办法是从野外抓种蛇,而今他们从无冬眠养法养大的幼蛇中来筛选。如眼镜蛇的幼蛇,用无冬眠养法饲养14个月后,就成了一条条重达1 250g的商品蛇(亚成体)。尽管个儿几乎与成蛇相仿佛,但生理上与成蛇还有一步之差,需待来年春天才达性成熟,因此,作为种蛇还得将这些“半大蛇”养着。唯留种的不再行无冬眠养法,应顺其自然,到时令其冬眠。凡留种的均留体壮色黑者,而将落选者作商品蛇投放市场。为了次年提早让这些新种蛇进入繁殖交配活动,提早1个月结束冬眠,然后升温饲喂优质饲料,这些种蛇不久就进入交配繁殖的阶段,从而获得一大批蛇卵、幼蛇。
    从幼蛇开始喂饲,将它养大,让人看到了幼蛇的饲养只要掌握要领,不仅健康而且快长,从而效法者众。经大家交流,技术上更趋完善。
    无冬眠养法,是饲养幼蛇的技术核心。蛇属冷血动物或称外温动物,因它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其体温完全由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幼蛇体弱,温度忽高忽低,或遇灾害性天气,更易致病。寒冬来临它们就藏身窝中进行冬眠,冬眠中往往还有较高的死亡率。而行无冬眠养法,则大大提高了成活率,还可让它们照吃照长呢!无冬眠养法的供暖,通常是恒温于28~32℃C。31~32。c多用于开食时,因这温度有利于提高幼蛇食欲。如眼镜蛇,一般将幼蛇养14个月就可成为商品蛇,但有的养蛇者因精心管护,也可将育成期缩短至12~13个月。
    养蛇,早年在“暂养”中是采用某种蛇在野外吃什么动物就捕什么动物去喂它。但是,若大批量养蛇,这办法并不可行。就以多种蛇吃的鼠说吧,有人喂养小白鼠去饲蛇,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场地等,初以为繁养出的小白鼠也不算少,但一经投喂,很快就被吃光而让蛇饿肚子了。而将投入的人力、物力等项饲养成本一核算,惊呼:干了笔大亏本的买卖。
    “知识就是力量”确是一句金玉良言!我们学习家禽及其他野生动物的营养学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正是打开蛇饲料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只要知道蛇的食谱,就可以通过有关资料知道它们的营养成分,从而可以用易得且价廉的相应动物的某些部分去调配,像药剂师配药那样配制出符合需要的成分来。这中间,唱主角的是蛋白质。当然还有其他,如维生素、微量元素,通常就按市售供鸡用的成分配入。由于植物性蛋白质价廉而易得,因此也有配入植物性蛋白质的,但必须配入相应的蛋白酶,并通过饲养试验验证后才能正式使用。
    本书的撰写得到了国内很多专家的支持。如邹兴淮、徐克明等先生承担了重要内容编写。
    邹兴淮教授是在东北林业大学从事野生动物营养学的博士生导师,他不仅研究哺乳动物中的水貂等,还兼及大熊猫消化生理的研究,成果卓著。他十分关切其他野生动物(如蛇类)的养殖技术的进展。
    徐克明教授是辽宁师范大学生理学教授,他对蛇的生理学研究倾注了心血。本书的两章“蛇类的解剖和生理”即为他所写。要养好蛇,值得认真读一下。如微量元素对蛇起重要作用,他以蝮蛇为对象,对各种微量元素在蛇体内的分布,在测得大量数据后一一制成图谱。在成稿过程中,甚至打出小样后,他仍广搜新资料,予以充实,其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钦佩。    特别要致谢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教授和沈阳师范大学李丕鹏教授,他们对以无冬眠养法为标志的新的养蛇技术一开始就予以高度关切,并希望笔者能编好这本书,以期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并撰序给以鼓励。中科院院士赵尔宓教授对写好《中国养蛇学》一书也给予鼓励。他对莽山烙铁头蛇如何在莽山繁衍生息十分关切。2008年5月22~25日全国各地代表莅临莽山参加莽山烙铁头蛇保护研讨会。我和他作过实地考察后,认为不仅对蛇的防盗应予重视,且对当时提出的“放蛇(幼蛇)归野”提出疑问。因天敌多、适口的食饵少的环境中,幼蛇难以成活,尤其是灾害性天气较多的情况下,这些幼蛇应该用无冬眠养法饲养方行。由赵教授和我等全体到会者签字提请领导引起高度重视。
    本书编委会成员,既有本书撰稿人,也有许多关心、支持养蛇事业的专家、学者及苦战在养蛇第一线的学生、各地养蛇场的朋友们,对于他们对本书编写、出版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谨表示深切的感谢!对本书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更多>同类养蛇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蛇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