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唐代养蛇户史实的,是唐末昭宗朝任广州司马的刘恂著的《岭表录异》。广州司马的管辖区为岭表。岭表也叫岭南,范围约相当于今中国广东、广西大部和今越南的北部地区。该书涉及面广泛,凡草、木、鱼、虫、鸟、兽以及风土人情均有涉猎,内中就写到养蛇户每年抬蟒蛇到官府,当堂取胆作为“土贡”(地方给皇宫的贡品)的事。
《岭表录异》原书早已亡佚,但因书中颇多精彩而重要的内容,为包括本草学家、医学家在内的历代学者所珍视,并予以引用,从而被后人辑录而得以流传。清《四库全书》的《岭表录异》系从明《永乐大典》照抄照搬的。
对《岭表录异》一书,鲁迅先生十分重视。1911年1月间,他将它从《永乐大典》中抄录下来,并在不晚于1912年2月作了校勘。广东人民出版社在1983年6月作为广东地方文献出版了经鲁迅校勘的刘恂《岭表录异》。
在该版本《岭表录异》中,同是养蛇户取蚺蛇胆的内容收有两条:一列于正文,系抄自《永乐大典》;一列于校勘记,系抄自宋代唐慎微《大观本草》二十二所引《岭表录异》条文。对后者,鲁迅作有按语:“此条与《永乐大典》本绝异。”这校勘工作是鲁迅离开绍兴去南京前作的,通过校勘,对《永乐大典》本的某些条文存疑。相信当时他若有充裕的时间,是很有可能早就判定这两条中符合原著的是《大观本草》而不是《永乐大典》。
其理由如下:①《岭表录异》虽是唐人著作,但正式公之于世是在宋人编的《新唐书》中,《大观本草》编撰者唐慎微就是宋人,他当然是能够直接读到《岭表录异》的,可《永乐大典》是明朝政府所编撰,编撰者是否有缘见到原著《岭表录异》就值得怀疑,有可能是辑录有关文献涉及条目;②这一条目带有相当强的专业性,若将相近条目放在一起,让编辑家(通家)和本草学家(专家)从中挑选时,本草学家会借本草专业知识作出正确的抉择,而编辑家就不及本草学家了,这是由通家与专家的知识涉及面决定的;③本草著作也提供不少佐证,证明《大观本草》是符合《岭表录异》原著的,如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的文字就与《大观本草》一致。
以上之所以对这节文字要作一番考证,是因为这涉及唐代“养蛇户”的历史真实性。兹将刘恂《岭表录异·蚺蛇胆》录之于下:
《岭表录异》云:“雷州有养蛇户,每岁五月五日担舁蛇入官以取胆。每一蛇皆两人担舁,致大篮中,藉以软草,屈盘其中。将取之,则出置地上,用权拐十数,翻转蛇腹,旋复按之,使之不得转侧,约分寸于腹间,剖出肝胆。胆状若鸭子大,切取之,复纳肝腹中,以线缝合创口,蛇亦复活。舁归,放于川泽。其胆暴干以充土贡。或云,它日见捕者,则远远侧身露腹疮,明已无胆,以此自脱。或云,此蛇至难死,剖胆复能活三年,未知的否耳。”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广东雷州半岛的养蛇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抬蟒蛇到官府去取蛇
胆。每条蛇都由两个人抬,把蛇放在垫有软草的大篮子里,让蛇盘曲在篮中。临取胆时,把蛇放在地上,用十余条权拐翻转蛇的腹面并立即按住,让蛇无法改变位置,用手探摸确定其胆囊的位置后,剖开腹面取出紧靠在一起的肝脏和胆囊。若蟒蛇的胆囊像鸭蛋那么大,把胆囊割下后再把肝纳回到腹腔中去,用线把刀口缝合好后,蛇又像未取胆时那样活动了。蟒蛇胆晾干后,就成了地方向皇宫进贡的贡品。养蛇户将取过胆的蟒蛇抬回去后,放回到有水源的林野。有人说,被取掉胆的蟒蛇今后见到捕蛇者,很远便侧着身子露出腹面的刀疤,表明自己已经没有胆囊了,以摆脱再吃一刀之苦。有人说,蟒蛇很难死,割掉胆囊后仍旧能够活上3年,这种说法不知是不是可靠。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上述文字作了小议,他说:“南人嗜蛇,至于发穴搜取,能容蚺之再活露腹否?”
这一质疑并非毫无道理。但纵观全文,笔者以为这一担心是多余的。光从送’自取胆这一过程,就可看出养蛇户为了让蛇尽量少受损伤,他们始终对蛇小心翼翼,珍之宝之韵。其目的还是为了让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尽快康复,能够再多活几年。因此,他们抬回去后也决不会随意被吃掉,当选择良好的栖息环境放生。
取过胆的蟒蛇能存活下来,这是肯定无疑的,这从现今养蛇者的某些实践也可提出佐证。有些人因病向养蛇场求取蛇胆时,养蛇人员应病人之急就临时从活蛇身上取胆交给对方。或许因当时疏忽未及时将取过胆的蛇单独放开,事后却难以区别哪条蛇取过胆了。原来,一般的蛇个儿小,因此刀口也小,很易愈合。而不像胆囊大似鸭蛋的蟒蛇,非得缝上多针伤口才可愈合。
这里涉及一个关键的问题:养蛇户为什么尽心竭力善待取过胆的蟒蛇,让它们多活几年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希望它们担当起繁衍后代的工作。因为凡被取胆的蟒蛇,几乎都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青壮年蛇。养蛇户当然知道繁育后代的蛇,有胆蛇比无胆蛇为好,可是取胆是为了完成“土贡”的定额,不得不这么做。为了完成今后的“土贡”,他们寄希望于取过胆的蛇身上。
但是,为了尽可能减轻取胆对蛇健康的损害,除刘恂讲的用线缝合伤口外,自唐代玄宗开元年间起在岭南被流放的张在《朝野佥载》中也有相关内容,该条目辑人北宋李昉等著的《太平广记》中。文如下:
“泉建州进蚺蛇胆。五月五日时取胆,两柱相去五六尺,击蛇头尾,以杖于腹下来去扣之,胆即聚,以刀割取,药封放之,不死,复更取,看肋下有痕,即放。”
将刘恂和张的“蚺蛇胆”条目相比较,叙述上详略有异,但蟒的产地不同,前者是雷州,后者是泉州,可能是因当时对蚺蛇胆需索量大,除雷州外又辟新点索取。取胆期均为农历五月初五。张条目中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它提出“药封放之”。由于张骛条目的文字过于简略,疑完整的意思应作“以线缝合创口,药封放之”,否则,一道让鸭蛋大小的蛇胆可以通过的较宽刀口,光用药封仍难愈合起来。文中,未提及用的是什么药,揣测当为消炎杀菌之类的药物。看来当时取胆的蟒蛇养蛇户对取过胆的蛇的养护工作甚倾注心力。而该条文字的结尾也点出,取过胆的蟒蛇不会死,下次再取胆时见到有刀痕的蛇就放掉。
讲到这里,有的人或许会提出:胆囊是消化时排胆汁到十二指肠中,管消化脂肪用的,没有胆囊排放胆汁蟒蛇怎么能够活,尤其是蟒蛇是一种食肉动物!再则,它们没有了胆囊,仍无碍于繁殖吗?
确实,胆囊中的胆汁在对脂肪的消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食物经过十二指肠时,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会分泌大量的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的张力性收缩,于是胆囊中浓缩的胆汁就流入十二指肠去参与脂肪的消化。但是,胆囊的胆汁却是肝脏分泌的,肝脏每天要分泌大量胆汁,一部分进入胆囊,胆囊将胆汁贮藏和浓缩,而其余的直接进入十二指肠。 前面在引述刘恂《岭表录异》时,有以下文字:“……剖出肝胆,胆状若鸭子大,切取之,复纳肝腹中……”为何取胆时将肝也带出来了呢?原来,肝有一条名叫肝管的细长管子,自肝脏向后延伸向胆囊,并与胆囊的胆囊管会合成胆总管,胆总管穿过胰脏开口于十二指肠前部。养蛇户在切下胆囊时,他会只切断胆囊的胆囊管而取出胆,绝不会去损伤肝脏那条细长的肝管。这样,当肝脏送回腹腔后分泌的胆汁仍能通畅地由肝管输送到十二指肠。
当时唐朝养蛇户在饲养取掉胆囊的蟒蛇时,观察并发现些什么情况,因无资料流传下来,不得而知。但人类因患胆囊结石等疾病,行外科手术而切除胆囊已有百年历史,对蟒蛇取胆后的消化情况也可作一类比。这是一种痛苦小而手术后恢复快的成功技术。
取过胆的蟒蛇,从唐代存世的文献均明确地表明可以存活下来。那么,这些年轻力壮的蟒蛇是否可以胜任繁衍后代的任务呢?应该是行的!因为对切除胆囊的病人而言,当其病愈,不但饮食起居如同常人,连性欲和性生活也和常人无异。由此推论,这些取过胆的蟒蛇,日后理应也能正常发情、交配、繁殖。
蛇场里有了越来越多的取过胆的蟒蛇,所幸的是,它们均能交配繁殖。因此,这里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子子孙孙,呈现一派生机。养蛇户由于沾了替官府办事的光,犹如清朝时的“红顶商人”,经济上、物资上得到支持,所以办起事来也顺风顺水。由于后来唐末面临改朝换代的动乱,具体资料早已无从查考。不过,岭南是蟒蛇的原产地之一,由当年养蛇户应掌握的蟒蛇知识可以推知其当时养蟒蛇的情况。
当年的养蛇户,与其说是建个养蟒场,不如说是将蟒蛇的家园进行扩充。因为这里原来就是旷野、人迹罕现的山林,为蟒蛇的世袭之地。蟒蛇爱攀缠林木嬉戏;周边有几处水面,蟒蛇常来此饮水泡浴;洞穴是蟒蛇的住处,由于养蛇户又从远处引入了不少蟒,所以又开挖了一批蛇洞。蟒蛇的繁殖是卵生,每条母蛇一次可产十几枚至三十几枚,甚至百枚的卵,母蛇守护着卵直至幼蛇孵出。在这儿,尽管原来也有些可供蛇吞食的动物,可由于蛇丁激增,难以满足需求,势必会出现强蛇食弱蛇、大蛇吃小蛇的情况,所以解决饲料匮乏是件头等大事。养蛇户对蟒蛇的食谱早已了解,因为从野外观察中早已有了认识,从市场上易于采购或自行繁养着手,就投给鸡、兔等小动物,偶尔也给予鸟、杂蛇、蛙等。然而,幼蟒出世时,为了投喂幼蛇能吞得下的小动物,如雏鸡、雏鸭等,还得费心张罗。
正因为这里是蟒蛇的故居,故它们均以主人自居,饮食起居均无陌生感,不存在在人工环境中养殖时会出现的拒食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