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为脱“暂养

中国较大的养蛇合作社?    
   日期:2012-10-23     来源:湖南省巨龙蛇场    作者:何国昌    浏览:1020    评论:0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蛇的人工饲养只能称作“暂养”。通常的家禽家畜的饲养就没有这种提法,这是因家禽家畜的繁殖技术早就解决了,但蛇的繁殖技术早年还未被我们所认识、所解决。
 前面提及解决好饲料是养蛇的关键问题。其实,真正涉及人工养蛇的“瓶颈”问题,还是蛇的繁殖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蛇的人工饲养只能称作“暂养”。通常的家禽家畜的饲养就没有这种提法,这是因家禽家畜的繁殖技术早就解决了,但蛇的繁殖技术早年还未被我们所认识、所解决。
    涉及蛇繁殖的关键有母蛇的发情、种蛇的交配、母蛇的产卵(或仔)。
    我们可以直接取得其仔,或是将卵孵得其仔,可是将这些幼蛇养大,却成了多年来困扰养蛇者的难题。有些有志之士,在这项工作上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安徽祁门是五步蛇的产地,1976年黄接棠先生被分配到祁门县蛇伤研究所从事五步蛇养殖直到现今。1986年,他接受并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七五”重点项目——“蕲蛇人工养殖的研究”,1992年获得部级三等奖。其后,他又和长子黄松合作,1998年在完全人工条件下,获得子二代五步蛇,并在《动物学报》上发表论文,介绍了有关研究的过程。子承父业,父子合作,传为养蛇界的佳话。
    实验室的成功固然让人们看到了曙光,但这不等于实验的方法可以大规模用于生产,而应由饲养者根据生产的需要去实验、去创造。
    将幼蛇养大,除个别例外,这是多年来未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大批幼蛇,一“开口”就让它们自己进食,而且全部健康,体重增长迅速,体长增加明显,这样的事以往未曾有闻。但是,2006年终于有了先例。

 
 
    广东阳山县杨国聪,早年捕过蛇,熟悉蛇的习性,从而迷上了养蛇。20世纪80年代他参加了暨南大学生物系举办的养蛇技术函授班,从而与笔者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蛇的繁殖,特别是如何将幼蛇养大,是他从事养蛇以来的20余年中紧抓不放的攻关课题。早年他管理一个蛇场,给老板打工,后因“非典”,蛇不能再上餐桌,因而蛇场关门,他回家后仍抓住蛇的繁殖问题不放。几年后,他非常兴奋地告诉我,在20多年的养蛇生涯中,终于完全攻克了把幼蛇养大的难题:235条水律蛇幼蛇,100%养大,无一借助于灌喂,均自己开口吞食,长得十分健壮。
    笔者专程去阳山县现场探视,确如所言。就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可谓充分考虑到蛇的生态习性和环境改变引起的生理反应。
    幼蛇驯化室每单元如一个“蒙古包”,外围由市售的机制纤维板圈成,高90cm,顶上加盖纤维板。蛇窝就在“蒙古包”内地面的圆心位置上,揭去表面的麻袋片和棉絮,便可见到用砖有序交织堆成的蛇窝,每窝约百条蛇和谐地或缠或卧地栖息其中。蛇窝有个出口,可以自由地出入,方便地爬向“蒙古包”边与蛇窝之间的那个碟子中取食,也可到“蒙古包”边的“走廊”上爬行。
 
    杨说,为了获得健壮的幼蛇,他精心培育种蛇,见到它们交配,其后母蛇产下饱满的蛋,孵得优质的幼蛇,他为之十分高兴。对这一年一度获得的幼蛇,他千方百计让它们自己开口进食,特别是幼蛇首次进食前,几乎使他日夜操劳,方方面面都想得尽可能周全。2006年获得100%的育成率,是他历年来较高的纪录。但为了确保这一水平,当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他获得幼蛇的100%育成率,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在首次蜕皮后开食,这时由于卵中带出的卵黄大多已消耗。为了提高其新陈代谢水平,他又将盖子上吊挂的白炽灯泡移近蛇窝,使其窝内温度由原来的28 cC提高到30~32℃,从而使蛇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碟子中放有事先已被扭伤了腿致能动但不能蹦的泽蛙之类,动态的动物借助光照会吸引幼蛇的视线,从而吞食之。二是幼蛇之间的互教互学。这些蛇合栖一窝,见到有的蛇进食回窝嘴上沾有食俘的气味,便会出来觅食,或是见到别的蛇在碟中进食,就能如法吞食。正因为幼蛇是几十条一起养的,而且它们早已经混熟,故只要少数几条开食,很快就能全体进食。这是单条驯食者所无法比拟的。
    杨国聪喂蛇用的是人工配合饲料。他之所以用伤腿之蛙作开口食,无非是利用蛙之“动”吸引蛇的注意。当开食成功,稍后他就用蛙血、蛙体的尸段作诱食剂拌人配合饲料中,蛇就会吞食人工配合饲料,通常诱食一两次即可,也有长达1个月的。这样,逐步过渡到完全喂人工配合饲料。
    新法养蛇在我国以广西、广东起步最早,首先养的是滑鼠蛇、眼镜蛇,引幼蛇开口均用泽蛙之类的小型蛙类。但解决蛙的来源是个难题,如新会林礼钿,辟地拦水培育蝌蚪起步;有的人四出去抓捕,但所得有限,幼蛇一多就无法满足。而从一些使用者反映的一个问题更引起人的警惕:凡吃过蛙的幼蛇死亡率增高,因体内有较多的寄生虫。这是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由蛙将寄生虫带给了幼蛇,而另一方面是农民施农药时有的农药沾在蛙身上,造成幼蛇中毒死亡。因此,有人主张喂幼蛇时不用泽蛙之类。
 1999年笔者参与蛇友林平光饲养眼镜蛇幼蛇,是直接喂食用配合饲料制成的丸子。此法宜先对蛇的开食期延到第一次到第二次蜕皮期之间,使之饥饿感增强时,或是先对个别蛇进行调教,以竹签戳住调配饲料的圆球到幼蛇面前挑逗,当有某条蛇吞食,其余的蛇也模仿吞食。这种圆球,由绞肉机绞碎的数种肉类,再加上维生素、矿物质,为增加黏性外加约5%面粉后混合而成。饲喂的圆形食球布展于塑料薄膜上,每个球直径约1cm。幼蛇吞圆球,几乎均用同一模式:用嘴顶住圆球,推过去,拉过来,再推过去拉过来,最后一口吞下。但周边光线宜偏暗,观察时宜安静,一旦地面上传去脚步声,本来吃得十分起劲的蛇便会一哄而散。
 
 
更多>同类养蛇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蛇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