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居于人迹罕至之处,行踪诡秘,要弄清它们在野外的食谱并非易事。
不过,正如俗语所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所食小动物必与其栖息和活动环境紧扣着,由此着眼就不难索解。
如营穴居隐匿生活的盲蛇,蛇的个儿小,爬不远,所以,它总是狭食性的,吃一些昆虫或蠕虫。但广食性、分布范围广的蛇,如蝮蛇,其食谱就广。其成体在华东地区主要吃鼠和蛙,在新疆西部就以吃蜥蜴为主。孤悬旅顺口蛇岛上的蝮蛇,白天常尾卷树枝,抬头,两眼望天。它们在干什么?原来它们在守捕飞经此处准备稍息的鸟儿。至于其幼蛇,除偶尔吃到小鸟外,就吃蜈蚣和鼠妇(潮虫)等。
同一地区,小动物的繁衍总是一茬茬交替着的,故当地蛇的“土著”为了适应环境,其食谱也会随着改变。如新疆的草原蝰,春天以蜥蜴为主食,而夏季草地上遍布蝗虫,草原蝰就以蝗虫为主食了。
眼镜蛇是既爱吃蛙又爱吃蟾蜍的。可是,有时也会发现一桩怪事,当从某地引入一批眼镜蛇而投以青蛙,它们就是不吃。这时若改投蟾蜍,它们便吃了。原来,这些眼镜蛇的产地蟾蜍多,它们早把食俘的形象烙在脑子里了。这时若有很多青蛙而仅有少量蟾蜍,就用蟾蜍的皮去擦青蛙的皮,这些眼镜蛇就会吃染有“癞气”的青蛙了。
研究蛇食性的人,开始时查阅文献,看前人对蛇的食性记载,在蛇的分布区调查蛇的食谱。若找到蛇的粪便,用水把它化开,从未能消化掉的部分遗剩物去判别食俘的类别,甚至确定具体的种。我国部分蛇类食谱详见表4—1。
不过,较好是抓一批蛇,将其中肚子大胃内有食的尽早进行解剖。如果一时来不及,则将其泡在酒精或甲醛溶液中,到实验室中去剖检。这样剖检见到的食俘,不少还十分完整而清晰可辨。至于未剖检的蛇,则可养着用于观察研究。
这种自己抓来,自己剖检得到的食性记载,当然是可靠的。
但是,万勿一概而论,以为凡是蛇肚子里的小动物就是它的食俘。且听一件真人真事:20世纪60年代,浙江医科大学蛇研组因科研需要向宁波某捕蛇者买得一批五步蛇,但他们有一个疑问:这些蛇何以肚子这么大身体这么重呢?后来才从蛇肚子里弄出许多条肥硕的乌贼来。谁都知道,五步蛇是陆生的,它吃的小动物个儿大的也只是鼠、蛙、鸟之类生活于陆上的小动物,而乌贼则是在海水中生活的。原来,卖蛇者为了图厚利,将这些乌贼从蛇嘴里硬塞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