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动物保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但需要量又很少,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而必须由外界提供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各不相同,但均具有以下特点: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提供能量;得由饲料中提供;主要功能是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少,一般日需要量以“nlg”或“¨g”计,但不能缺少。缺乏会引起代谢障碍,出现维生素缺乏症。过多也会干扰正常代谢,引起维生素过多症。如长期摄人过量维生素A、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各种维生素的具体用量,可参阅产品说明书。各种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和缺乏症症状见表4_15。
表4—1 5 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和维生素缺乏症的症状
动物除从饲料中直接获取维生素外,还有一些其他途径,如动物体肠道菌能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D,:、吡哆醛、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等。若长期给予抗菌药物致肠道菌群受到干扰,可致维生素K等缺乏;在体内能直接转变成维生素的称维生素原,如类胡萝卜素被称为维生素A原。植物类食物中含类胡萝卜素,可在小肠壁和肝脏氧化中转变成维生素A;其次是在动物体内部分合成,如皮下的7一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又如动物可利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酰胺。
根据溶解性质,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的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的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脂溶性维生素都储存在肝脏、脂肪组织和其他器官内;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储量很有限,当超过生长需要量时,即迅速经肾脏排出。
维生素的计量单位,除了维生素A、D、E延用早期所用的国际单位(IU)外,其他维生素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纯化合物的质量,以“mg”或“ug来表示。
饲养的具体动物,它最低需要多少维生素,即最低需要量是多少,这是从实验室或实验场中得出的平均值,它们在实际的动物饲养实践中仅仅具有理论价值或参考意义。饲养动物适宜需要量是指能使动物生长率高、饲料利用最充分、动物状况较好,并在动物体内有适量储存的维生素量。这是因为,最低需要量是在条件单纯的实验室测得的结果;最低需要量没有包括应付特殊情况需要的足够的安全系数,也就是说没包括安全余量;基础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有极大的差异,各种维生素的生物学效价不同;维生素的稳定性较差,它们在加储存中变化较大。因此,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实际添加量应高出饲料标准,通常高1倍左右。
维生素对于动物来说,不但是种类和品种不同,用量及消耗量也不同,而且可以因各种原因,其需求量可以有所差异。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物品种、生理状况、年龄、健康、营养和生产的目的;饲养方式上如果是放养或半放养的,其活动空间较大,还能晒到太阳,能从环境中捕食小动物等获得一些维生素的补充,有的维生素原还可转化为维生素,而箱养的就全依靠饲料中获取;动物的应激、疾病或环境的不良等,均会引起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维生素的拮抗物会干扰维生素的活性,如硫胺素酶、抗生素蛋白、双香豆素等,它们会切断相应维生素代谢分子或与代谢物结合,从而使相应维生素失去功能;饲料中有抑制动物肠道中微生物从而使之无法合成维生素,如生物素、叶酸、维生素K等,这时维生素的需要量就应增加;一些维生素的化学稳定性和对光、热的稳定性差,储存过程中损失较多。故一般维生素配制时多加5%~10%,维生素A、维生素K、维生素D甚至应超量,多加3~4倍。饲料中营养素水平会影响维生素用量,如含脂量低会增加硫胺素和生物素的需要,若含不饱和脂肪酸高,应提高维生素E的用量,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脂溶性维生素A、B胡萝卜素在动物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须储存长达6个月甚至更久的需要量。各种维生素之间,它们存在拮抗或协同的作用,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能被胆碱破坏,维生素c可使维生素B队泛酸钙、叶酸等被破坏失活,而维生素E能防止维生素A被氧化,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生理作用上能协同,维生素B。和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B。:在生理作用上均能起协同作用。维生素B。:与维生素c合用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泛酸能增强维生素B。:的作用,维生素c能和维生素D协同作用。
在蛇用配合饲料上,用多种维生素混合剂。其商品名既有用中文的,也有用外文的。说明书上表明化学名称、外观(如深黄色粉末、浅黄色粉末、黄色粉末等)、产品标示量(每千克维生素中含有各种维生素的量)、用量(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的量)。提到用量,笔者在此得赘述几句。每种商品维生素在用量一栏的详略截然不同,详细的还开列各种畜禽的用量,但难以找到蛇饲料上的用量。如何确定养蛇用量呢?据养蛇户试验,按鸡的用量配料是可行的,当然,蛇和鸡毕竟是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但只要注意在饲养实践中检验,且在此过程中调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