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木制的屉式窝,最初出现于1984年的笔者所著《蛇国探秘》中,继之于1990年更详尽地刊于拙著《蛇类的养殖及利用》。其后不少涉及养蛇的书中,多将图、文予以引用。这对促进和推动立体养蛇起了促进作用,受到了业界赞许。
后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其致命的缺陷,制作屉用的木材很易霉变和腐朽,于是改用预制水泥板搭建,为方便蛇的管理,均集中于一个通道里,这样因其集中,温度、湿度也易于集中调控。 今将其结构介绍于后文中。 .
图5—7为蛇场平面图。均用预制板搭建。蛇窝与回填区之间是一堵隔墙,隔墙外面是蛇的运动场。
图5—7蛇场平面图(单位:mm)
图中所示运动场的大小一致,其实,实际施工时可据情况进行调整。由于每个运动场所养的蛇种有异,故搭建的蛇窝也需有所不同,否则,造成不同种蛇窜场就麻烦了。
该图是从通风道正中剖开的。左侧是室外蛇的运动场,右侧是通风道的一半。
该图是从通风道正中剖开的。左侧是室外蛇的运动场,右侧是通风道的一半。
蛇的运动场紧邻的右侧标有“黏土回填”字样处是隔墙。在隔墙近基部有道红色的长条,这是建筑隔墙时事先埋设的陶管(较粗糙,忌光滑,否则蛇不便爬行,施工时必须埋准位置),它对准自下往上数第二格蛇窝。陶管进入蛇窝处,标有红一蓝麻点的,即为五层屉式蛇窝。 为明了蛇窝的结构,今示蛇窝立面图(图5—9a)及蛇窝平面图(图5—9b)于下。
蛇窝板系预制板。蛇窝靠墙一侧开有2个洞,这是为了避免蛇在上下争道中引起冲突。 蛇窝的立面图,实际上只是展示其与内部结构相对应的门。所蒙的铁丝网格和小木板,是先做成木框再蒙窗纱(窗纱有被鼠咬的缺点)或铁丝网格做成各自独立的小门,然后固定在事先以灰砂固定的木桩上即成。之所以做两扇小门而不做一扇长门,是防蛇,尤其毒蛇数量多的时候会逃逸,难以捕捉。设置两扇小门,则可根据情况任选其一门,用蛇钩做工具,一钩就可解决。
采用这种设计,在炎夏时可以比室外温度低7~8℃。这是因为在它顶上和隔墙中填土,可避免暑气传人,而从图5—7可以看出,南侧有个迎受南风的喇叭口,这喇叭口上的门还可
图5—9a蛇窝外面立面图(单位:mm)
图5—9b水泥预制板蛇窝平面图(单位:mm)
据风向开大、开小,甚至关闭,调节受风量;再在通风道每隔适当距离,装上离地面一定高度且伸出室外的空心塑料管,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物理学原理进行拔风;并在通风道前、中、后各装一台排气风扇,据需要启用。
以广东为例,同是夏季,也偶有寒潮来临的时候,这时就关闭门户及喇叭口,蛇窝室内的温度就明显比室外高。
这类设计,笔者先后在广东、安徽、湖北、浙江等省的多个蛇场做过。使用的蛇场以广东为多,唯结果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一是有的设计是逐渐完善的;一是有的使用者明知改动或省略某一部分设计会有损效果,但为节省投资仍旧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