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又叫尿酸盐沉着症,是由于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疾病。它的特征是蛇的肝脏、肾脏及心脏等处,有大量尿酸盐沉积。这种尿酸是由核蛋白产生的,可能来自饲料中的蛋白质或是由身体组织本身产生的。 、
1.病因与机制
本病的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有如下两个方面。
(1)蛋白质特别是核蛋白的摄入量过多。主要是给蛇喂饲大量高蛋白饲料,特别是动物性饲料,如动物内脏、鱼粉等。因为动物性饲料核蛋白含量很高。核蛋白是细胞主要成分,是由核苷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结合蛋白,在水解时产生蛋白质和核酸。核酸又可分解为磷酸和核苷。核酸在核苷酶作用下,分解为戊糖、嘌呤和嘧啶类碱性化合物。嘌呤类化合物在体内进一步氧化为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后者再形成尿酸。
一般情况下,机体的血液只能维持一定限度的尿酸和尿酸盐,当其含量过多,又不能排出体外时,就沉积在肾脏和其他器官而形成本病。
(2)肾脏的损害。当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及无机盐比例不当时;长期服用过多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及某些中毒和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常会使肾脏受损,引起肾小管、输尿管上皮发生病变,致尿路受阻,从而使尿酸排出发生障碍。此外,由于肾组织细胞破坏而产生较多核蛋白,使尿酸生成增多,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升高。
再有,饲养管理不良,各种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本病。
2.症状与病变‘
本病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蛇场为30%6—40%,病死率极高。急性病例,往往是食欲旺盛的蛇,不见异常症状而突然死去。有的蛇在冬眠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加上温度时高时低,也易发病。病蛇死前有短暂的行动缓慢、无力、神情呆滞迟钝。
死后剖检发现心包和心外膜、肝脏表面、肠系膜上、肾及尿道等处被覆一些粉末状白色的尿酸结晶。肾肿大,色泽变淡,呈花斑状,肾与尿道有大量呈石灰样尿酸盐结晶阻塞,有的致使肾局部组织损伤坏死。
因为本病常有多量白色尿酸盐沉积于肝表面,故有的养蛇者把此病称为“白肝病”。
【治疗】本病一经发现,应立即停食,并供应充足的清洁温水,以求加速尿酸盐的排出。此外,可服兽用肾肿解毒药,用法按说明书,或服用丙磺舒(0.05%混于饲料中)。
【预防】注意配制饲料时蛋白质比例要合适,不能太高,注意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蛇的栖息环境不宜太挤,注意清洁卫生,较好有些日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