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蛇胚胎病的致病原因及预防

中国较大的养蛇合作社?     养蛇实战技术教程,在家边做边学!
   2012-11-24 湖南省巨龙蛇场何国昌10350
核心提示:蛇类造成胚胎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营养素缺乏、致病微生物侵入、孵化措施不当。
    蛇类造成胚胎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营养素缺乏、致病微生物侵入、孵化措施不当。
    1.营养素缺乏
    母蛇对子代来说,只要它体内有的都会倾囊给予,可是若它自己体内就缺乏则不免造成这一局面。结果是导致病重者胎死壳中,病轻者带“胎里疾”出世。
    这些营养素,对蛇、鸡等羊膜类动物具有普遍意义,故这里表述时不写蛇而以雌性动物、雄性动物、成年动物称之。当缺乏有关营养成分时,甚至受精卵也成了“等外品”,在孵化之初就被淘汰了;而有的因营养素的不足程度较轻而致轻重不等的胚胎病。某些程度较轻的胚胎病的幼蛇,若能挺过而出壳,只要及时补给所缺物质并精心饲养仍可挽救。
    营养素缺乏的卵,会导致胚胎病。据今所知,造成胚胎病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雄性动物的精索上皮产生精母细胞,影响雌性动物生殖道上皮的周期变化,使胚胎形成受阻;还可致生殖腺中类固醇减少,影响生殖功能。卵中若缺乏维生素A,即使受了精,其胚胎生命力也弱。卵入孵后刚1~3d,蛇胚刚冒出小血管就死亡,根本不能发展成血管系统。孵至中后期仍成活的胚,剖检可发现痛风症状,输尿管、肾脏等脏器有尿酸盐的沉积物,最后虽终于孵出一部分,但会晚于同时人孵的卵胚,或是幼体体质弱。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雌性动物钙、磷代谢障碍,这不仅危害雌体的健康,还可使其卵胚的骨骼生长发育受阻。
    维生素E:当维生素E缺乏时,雄性动物的睾丸发育不良,精子活力差或畸形,射精能力差;雌性动物的发情延迟、不孕,怀孕中断或将卵吸收,产卵数下降。维生素E的缺乏,会使卵中的胚胎发育受阻。
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可使雌性动物性周期紊乱。即使产卵孵出,其幼体抗病力也差,体质弱。
    泛酸:泛酸不足会影响辅酶A的合成,使机体内许多新陈代谢过程发生紊乱,雌性动物产卵数减少甚至停止产卵,产出卵的孵化率也降低。
    维生素B。:维生素B,:是钴酰胺辅酶的成分,该辅酶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是维持动物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幼体动物缺乏维生素B的症状比成年动物更严重。
    维生素B::又名核黄素。它既是成年动物维持健康的要素,又是幼体生长所必需。因它与动物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又称氨基酸代谢维生素。包括三种天然存在且性质相近的,均具有维生素B活性的化合物,即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维生素B6和氨基酸代谢有关。维生素B缺乏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对幼体动物表现得更为明显。
    叶酸:叶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会使动物幼体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在胚胎中就会死亡。

 
 
 (2)缺乏矿物质
 钙:它具有激活精子和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等生理功能。若缺乏,会引起雌性动物发情紊乱,繁殖力下降,或致胚胎畸形或死胎。
    磷:缺磷会导致动物食欲不振或废食,雌眭动物繁殖力降低,性周期紊乱或不孕,或致胚胎畸形或死胚,幼体成活率低;雄性动物精液品质低劣。
    锌:缺锌可直接影响精子的活力,降低雄性动物性功能;长期缺锌,可使雌性动物卵巢萎缩,致繁殖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幼体畸形率增加。
    铜:雌性动物缺乏铜,可使发情和繁殖中断,或把所怀的卵吸收掉。
    锰:锰的缺少会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致性激素分泌不足,直接影响到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的生殖功能,即使卵能产出,在孵化中也会发生胚胎死亡。
    碘:缺碘会使雄性动物性欲减退,降低精液品质;雌性动物发情受抑制或不正常,卵中胚胎会中途死亡或产弱仔。
    硒:硒对动物的繁殖功能产生重要作用。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精子生存与硒有密切关系。精液中含硒的过氧化酶可以保护精子细胞不受氧化物的损害。硒有促进免疫球蛋白生成的作用,能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硒在动物体内可使有毒金属砷、汞等失去活性。动物缺硒会导致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等。
    蛇类的繁殖以及蛇卵的孵化,初人门者以为简单易行。可是,有人夜以继日地忙碌之后,不仅孵化率低,而且幼蛇的体质不佳。病根出在胚胎病,以致先后在孵化中夭折。活下来的若不及时对病用药预后也不良。追根溯源,种蛇选择和培育、营养、管理等均有关联。、
那么,向谁去求教呢?笔者以为特别值得求教于研究禽类胚胎病的专家教授一   
或许有人一闻此言就会提出异议:不对呀,蛇是光杆子一条,鸡(禽)都是扑腾翅膀会飞的鸟,根本是不同的动物嘛。
    可是,追溯它俩的祖先均有四肢,蛇所隶属的爬行类由两栖类进化而来,蛇为了适应穴居而四肢退化,但较为原始的蟒蛇仍留有后肢的残迹;而鸡所隶属的鸟类则由爬行类进化而来,它的翅膀由前肢变化而得。进化程度也有差异,如蛇因循环系统的不完善而成变温动物(俗称冷血动物),而鸡则因循环系统完善而成恒温动物。可是,这两种还有不少相同点,如它俩为登陆而“惜水如金”,均排泄尿酸;为了脱离水生环境进行繁殖,均由母体给子代提供一个拥有水生环境的卵。
    蛇所属的爬行类,是脊椎动物中首先出现羊膜卵的,接着是禽所属的鸟类拥有羊膜卵。羊膜卵的较大特点是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羊膜,羊膜围成一个腔,腔中充满羊水,胚胎就在相对稳定、特殊的水环境中发育,外加坚韧的卵壳及其他一些构造,从而其卵可以产于陆地发育并孵出小动物来。
    蛇和鸡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两者幼仔的问题有类似之处。幼蛇很多问题就出在胚胎阶段,而其病原早在种蛇的发情、交配时就已经种下了。而从事禽类胚胎病研究的专家教授多年来积累有丰富的资料,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对蛇的幼蛇繁育将是十分宝贵的。    养禽业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鸡,指出鸡之所以得胚胎病,是因人孵之卵中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泛酸、生物素、维生素K、维生素E、叶酸、胆碱,缺乏矿物质锌、锰、磷、硒等。
    现今一些养蛇场,甚至是条件较好的养蛇场,对受精卵中途中止发育或后来致病未出壳者,均只在记录本上注一笔数字,然后将这些淘汰卵往垃圾中一丢了事。至于追问是因缺乏何种营养素而致此病的,无从求解,第二年又是老病重犯。
    笔者以为,蛇卵孵化,一年只有一次,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将这些卵分别标上蛇名、入孵日期、淘汰日期等项,分门别类放入冰箱冷藏,并尽早送请事先联系好的有条件的单位检测其中缺少何种营养素。若场内配备有化学功底较好的人员,预为添置有关设备,去有关单位接受培训和进修后,也可自己进行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言确实不虚,对这些研究工作应予重视。有关这些项目的检测指导书,不难从书店买到,或从图书馆借得,未雨绸缪,宜及早准备,并读通弄懂,及早用上才好。
    当然,在未弄清确实的情况之前,把用药范围扩大些也不失为权宜之计,但这未免有些盲目。
 防治办法如下:
 (1)对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而导致蛇患胚胎病的,宜事先在种蛇饲料中添加促进繁殖力的药物。
    (2)致胚胎病的病弱幼蛇,在饲料中应添加所缺营养素,调养一段时间体质会增强。.
    (3)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多有预混料的包装,应检对所需者是否齐全,否则得补上。饲料中加添加剂后,应力求拌匀。如加入脂溶性维生素A之类,还应将其先溶于脂肪中再均匀添加。
    (4)改掉某些喂蛇的不合理的方法,如有的地方因淡水鱼价廉易得,以活鱼喂种蛇。因淡水鱼体内有硫胺酶,它会破坏硫胺素(维生素B。),所以喂淡水鱼就应蒸熟,海鱼则可生喂。用单一的动物肉类喂饲绝非相宜,应采用多种肉类(如鱼、畜、禽、虫等)绞碎拌匀,使必需氨基酸能够互补和均衡。
 2.致病微生物侵入
 幼蛇出壳时,带有一条脐带,其腹面脐带内侧有卵黄囊。脐带未几即脱落,脐孔初始很分明,首次蜕皮时即消失。以上讲的是幼蛇的正常情况。
    可是,患卵黄囊炎的蛇胚胎,其卵黄囊囊膜变厚,血管充血,卵黄呈青绿色或褐色,吸收不良,脐部发炎肿胀,以致死胚和病弱幼蛇较多。这种情况,幼鳄中也有。
    这是由大肠杆菌等通过蛇卵的气孔进入的。照道理讲不可能进人,因为蛇卵壳的厚度是这些细菌大小的数百倍,它们要通过这么长的路程是件难事,可是它们借助鞭毛的运动得逞;而没有鞭毛可助运动的葡萄球菌等,则借助卵周边降温时,内容物因冷收缩形成卵内的负压,从而将它吸入。这些进入的细菌,之所以造成疾病;还是与卵膜受损有关。卵表面有层胶质膜,具有阻挡细菌的作用。再者,卵白对入侵细菌也具杀伤力。可后期这种保护能力减弱。正是多种因素的叠加而对蛇胚构成了危害。
    即使是健康的幼蛇,在出壳时一旦脐孔处被上述细菌侵人,同样可以致病。
    还有一种真菌造成的胚胎病,当它通过蛇卵气孔侵入时,可导致胚体水肿;许多内脏器官表面有霉点,眼、鼻等处也滋生真菌,以致胚体死亡发臭。湿度过大时发病率升高。
 解决办法如下:
 (1)防止蛇卵传染和损坏胶质膜,搞好蛇卵及孵化处所的消毒工作。
 (2)对病蛇,若症状轻者应及时治疗,如卵黄囊炎和脐炎,以抗生素及时治疗最为有效。
 3.孵化不当  
    就目前各地蛇场的孵化方法,采用杨国聪的方式者较多,唯具体操作上有较多变化。
    因孵化措施不当而引起的胚胎病有以下几种:
    (1)蛇卵孵化方面有3个要素,即温度、翻卵、通风。其中,通风多会被忽视。通风有调节温、湿度的作用,但是主要是让蛇胚胎能够呼吸到带有充足氧气的新鲜空气。‘这点在孵化晚期尤为重要。快出壳时的蛇胚胎,其需氧量为孵化之初的约100倍,一旦通风不良,会造成胚胎窒息而死。
    (2)温度始终是重要的因素,出壳期若温度偏高,而未及时采取措施降温,将出壳的幼蛇会乱咬乱拱,有的会死于壳内;有的甚至卵黄囊未完全进入腹腔就欲出壳,这点,“大东洋”的模式则显示其优越性。在近年灾害性天气较多的情况下,对搞蛇孵化的人来说,有关补救措施应预为考虑周详,并及时用之。一般用土办法孵化,大多听之任之,其实,即使严重超温是短期的,也会使死胚胎增多。再者,若走到高温的另一面——长期温度偏低,结果出壳推迟,死胎也较多。
(3)出壳时,如杨国聪所言,取卵时在蛇头上点一下,令其退回壳内,让其不致拖着脐带出来,这一点也很重要,否则易引起卵黄囊炎和脐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蛇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蛇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