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巨龙蛇场养蛇技术特点

中国较大的养蛇合作社?     养蛇实战技术教程,在家边做边学!
   日期:2012-11-27     来源:湖南省巨龙蛇场    作者:何国昌    浏览:655    评论:0    
核心提示:巨龙蛇场的养蛇技术,举其要者有以下几点。1.机制颗粒饲料,突破了养蛇业饲料的“瓶颈”2.精心设计蛇箱3.设置“鸳鸯房”,供种蛇交配繁殖4.进行无冬眠饲养,大幅度缩短育成周期 5.积累资料,养蛇的技术信息及时输入电脑

    “巨龙蛇场”的养蛇技术,举其要者有以下几点。
    1.机制颗粒饲料,突破了养蛇业饲料的“瓶颈”
长期以来,我国养蛇业未能发展壮大,根本原因之一是未解决饲料问题。蛇爱吃活的小动物,按传统的养法是喂以青蛙、泥鳅、鳝鱼等,但有时无法获得,有时因季节关系价高不划算,有的还是属于有益农林的保护动物,很受局限。有人按照成分进行人工调制,可是蛇却拒食,于是又采用人工灌喂。但这不仅费工费力,还易伤蛇或使蛇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对蛇的生长十分不利。因此,合适的人工饲料成了养蛇首攻的突破口。   
湖南巨龙蛇场蛇类研究中心采用了混合搅拌动植物的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维生素等,并机制成蛇易吞的颗粒饲料(图13—1),使养蛇成本降低了60%~65%。要使蛇爱吃,关键在于迎合    蛇的嗅觉,给食时,在饲料上要沾    有蛇爱吃动物的气味。
    2.精心设计蛇箱,充分利用图13—1 蛇正在吞食颗粒饲料养蛇的空间
 一般蛇场,大多模拟蛇的野生环境,将蛇圈养于一定的环境内。由于蛇难以完全置于人的视野中,所以饲养者对其内部的情况不便掌握,发生病、死等情况均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湖南巨龙蛇场”,均将蛇圈养在一排排的蛇箱中。蛇箱排列有序,整齐划一(图13—2)。
 这些蛇箱看似平淡无奇,但拿一只箱子作一剖视,其中倒有一些奥妙。
 蛇箱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个不高的“阁楼”,其内部高度仅容蛇卧息,其内昏暗,正适合了蛇爱在暗处藏身的习性,“阁楼”是蛇的“卧室”。蛇箱的下层是蛇的“活动室”,较之于“卧室”明显要宽敞。由于箱面装有透光透气的窗纱,显得光亮而又空气清新,蛇要吃要喝,可从挂在壁上的水兜和食兜里取用。在这里尽可“随地大小便”。蛇的大小便是混在一起的,排泄后可全部漏下去。原来其底部绷的是铁丝网格,可作为盛粪的底座。
    蛇在活动室活动后若欲到卧室休息,可沿粗糙而易攀的室壁攀缘上去。当检查蛇而在活动室未见到时,只需抽动一下“阁楼”的底板就行了。
    3.设置“鸳鸯房”,供种蛇交配繁殖
种蛇室有一排排的“鸳鸯房”,每个“鸳鸯房”内都放有一公多母的种蛇。种蛇在箱内既有暗的卧息处所,又有光线柔和的活动室(图13—3)。


 
图13—3种蛇室内的“鸳鸯房”
 
 
 
图1 3—4“鸳鸯房”内乌梢蛇产卵和提高。
    每间“鸳鸯房”的面积lm。,高2m。在蛇发情季节,给予的饲料中有充足的蛋白质、钙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图13—4)。
    据该中心报告,其母蛇的产卵率可达到93%。

4.进行无冬眠饲养,大幅度缩短育成周期    蛇是变温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每年冬眠期长达4个月。在这期间蛇不食不动,只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约有30%的蛇会悄无声息地死去。
    “湖南巨龙蛇场”在冬季以暖气供热,将室温提高到28℃,不让蛇冬眠,让蛇照吃照长。
    正因采用无冬眠养法,他们不仅将蛇的死亡率由约30%降低到8%,而且将蛇的育成期缩短了4个月,14个月就可出栏。以眼镜蛇为例,幼蛇从卵中出壳时起,历14个月出栏时体重达l 250 go
    5.积累资料,养蛇的技术信息及时输入电脑 “湖南巨龙蛇场”称:他们对养蛇过程中的技术资料的积累十分重视。无论是卵的孵化,幼蛇的生长,还是疾病的防治等,凡涉及技术的,均将有关资料及时输入电脑贮存,及时总结,以利于技术的改进二、对“湖南巨龙蛇场”养蛇技术改进和提高的思考
    2001年11月份国家林业局邀集专家,在北京召开了“蛇类资源保护研讨会”,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笔者在该论文集上刊出了题为《对蛇类的保护和养殖之我见》的文章。到会专家发言热烈,但有的发言也不免偏颇,将养殖与保护对立起来,以为养殖就是破坏自然资源。笔者以自己研究和教会别人养蛇并成功繁殖不少蛇的例子,强调符合科学的养殖本身就是对资源的一种很好的保护。
    2003年发生“非典型性肺炎”之后,国家林业局开列出可以进行商业性利用的野生动物有54种,但将蛇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是国家在向养蛇业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蛇类资源仍然是十分稀缺的,人工养蛇的规模和数量并不理想,有待于在养殖技术上有较大的突破。
    一马当先的是广西。2004年广西召开了人工养蛇论证会,论证会上养蛇户的发言热情洋溢,有根有据,认为养蛇技术有了很大突破。技术的突破,表现在既有养蛇户之间的互教互学,又有很多专家学者的参与。
    奋起直追的是江西的“巨龙蛇场”,前几年他们曾经遭遇过数次失败。但后来他们整合多种技术,如取广西的箱式室内养蛇,取用其他动物养殖早已采用的颗粒饲料等,使人工养蛇逐渐有了起色,并于2005年举行了技术鉴定会。
    笔者均被该两会(广西的“论证会”和广东的“鉴定会”)聘为专家组主委,因而对其技术部分有了更多的了解。
    江西“巨龙蛇场”的经验既有与广西之同,又有其个l生之异。因此,笔者曾写成稿件,在国内知名的一家报纸和三家刊物上先后发表,期望既宣传一下“巨龙蛇场”的成功经验,又能给同行一些启示。
    感谢众多读者的热情关切,笔者先后接收到不少来电来信,甚至有人特地找上门来面谈。报刊文章限于篇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养蛇的一些主要问题均已涉及,特别是广西、广东的主要的养蛇技术关键均囊括其中。
    此后,有的蛇迷,还坚邀笔者陪同,参观湖南巨龙蛇场及广西、广东的一些养蛇场,继续探讨有关技术问题。
笔者以为,涉及的一些问题,对当前养蛇技术的完善是甚为有益的。
 
 
更多>同类养蛇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蛇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