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大多数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无脊椎动物的体温都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变温动物的体温主要决定于环境的温度或主要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故又称外温动物。
据目前所知,在爬行类动物中没有一种属于内温动物,但印度有一种蟒蛇(17'ythom molu—ru$1在孵卵期间却可以通过内源性产热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体温。这时,雌蟒蛇会把卵卷起来,由于身体的痉挛性收缩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使体温比环境温度高7℃左右。而不孵化的蟒蛇,则仍像一切外温动物那样,其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蛇类(如蝮蛇、黑眉锦蛇等)的体温与环境温度相同或近似,称同温区。当环境温度低于同温区时,蛇的体温会高于环境温度;反之,当环境温度高于同温区时,则蛇的体温低于环境温度(图14—84和表14—151。
据王培潮等(1986)报道,当黑眉锦蛇的体温降至(4.15±0.85)℃时,失去运动能力;当体温降至0℃左右时,则出现冷麻痹;当体温降至一1.87℃时,即使立即移到14。15℃的环境取暖,经16~20h,亦不能复苏。因此,一2℃可能是蛇类致死临界体温。蛇类之所以能耐受寒冷,可能机体对结冰有耐受力,或者说通过过冷作用(supercooling)来抵御和避免寒冷的伤害。所谓过冷作用,是指其体液在冷却到冰点以下时仍不结冰的现象。由于蛇类(如黑眉锦蛇等)具有过冷作用,故即使在O℃时也仍然能够存活。
爬行类虽属于外温动物,但已具一些不完善的却行之有效的温度控制方式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在其活动时期内可以保持比较合适的体温水平。它们可以通过心血管系统来控制与环境之间的得热和散热的速率,可以产生初步的有效量的内源热,可以通过蒸发冷却体温。下丘脑内具有温度感受器,并由此而引起行为上的体温调节。
蛇类的体温调节是通过行为调温与生理调温两方面来实现的。如短尾蝮蛇在体温低时,可能通过晒太阳取暖,或改变体姿及方位等方式来吸收辐射热, 提高其体温。在炎热的夏季,蝮蛇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进入阴凉处,以防止体温过高(胡步青等,1966)。黑眉锦蛇也有类似现象,如当其暴露在10℃或10℃以下环境温度时,其身体即随着温度降低而开始盘蜷成团,减小暴露的体表面积,以减少体热的散失,而有助于延缓体温的下
图14-84 环境温度与断尾蝮蛇体温的关系
尖伸缩活动、气喘等,通过此种方式,扩大暴露体表面积与增加呼吸道的通气量,以加速散热。这与短尾蝮蛇的行为调节方式相一致。
短尾蝮蛇与黑眉蝮蛇还具有生理调温方式,其主要通过代谢产热及血管运动和水分蒸发等方式来完成的。例如,当蛇类处在热环境时,心率加快,血管舒张,血流加速,使体表获得的外热很快传至体内,同时代谢产热亦相应增加;当处于冷环境时,其心率减慢,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体内的热量缓慢地传至体表,此时的体温下降率相对慢于上升率。
上述事实表明,蛇类对体温的控制和调节机能虽然尚不完善,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具有改变体温变化速率的能力,从而可以在不利条件下活动或延长存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