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排毒量大的毒蛇,其注毒景也可能较多,在临 床上所造成的中毒症状,往往比排毒量少的毒蛇咬伤要严重 得多,又如大蛇咬伤也可能要比同类小蛇咬伤严重些。如再 把毒性强度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可以认为凡是排毒 量大和 毒性强的毒蛇,它们咬人致伤或致死的危险性就大。如眼镜 王蛇咬伤即是一个例子,其排毒量在各种毒蛇中较高,加上它 的毒性也很强,其一次平均排毒量约比一个人的致死景高出 九倍多,所以被眼镜王蛇咬伤病人的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同 样,凡是排毒量小和毒性弱的毒蛇咬人致死的危险性就比较 小。如竹叶青咬伤即是一个例子,它的排毒量很少(平均5.1 毫克),加上它的毒性强度较小,其对人类致死的剂量估计约 需100毫克左右,故在临床上因竹叶青咬伤而死亡的病人极 为少见,只是局部症状甚为显著而已。这样看来,是否凡是被 眼镜王蛇等毒蛇咬伤的患者就必定会死亡呢?而竹叶青咬伤 的病人就都没有危险了呢? “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 何矛盾的特性。”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应从各种毒蛇咬伤的 具体情况来作具体分析。就拿眼镜王蛇来说,虽然它的毒性 很强,而且排毒量又大,但其实际产生作用的大小却在于它 咬人时注入人体内的蛇毒量的多少。如仅仅是被它的毒牙刮 伤一下,注入人体内的毒液很少,被咬的病人就不一定会引起 严重的中毒或死亡。其次,也与毒蛇咬人前的进食情况等等 因素有关系,如毒蛇在咬人前已从毒腺中分泌出大量毒液,这 时被它咬伤的病人,也不一定会引起严重的中毒或死亡。至 于竹叶青咬伤有没有死亡的危险性,也要作具体的分析,如 果被它咬伤头部、颈部等处,如治疗不当,也可能有致死的危险性。
其他如地区环境不同,同一种毒蛇咬伤中毒的严重程度 也可能有不同。如在我国某沿海地区,据有的渔民反映,在 海上捕鱼时,常碰到海蛇咬伤,但发病率较低,中毒程度也较 轻微;但如把这些海蛇放在海岸上或海产仓库,渔船仓库中关 养,只需经过一、二日,不小心被它咬伤时,其中毒程度却极其 严重,常有因而致死者。这可能是因为在海上作业时由于高 渗海水对伤口的冲洗,促使毒液自伤口内排出较多;以及海蛇 在海中捕食频繁,咬人时的注毒量较少,均有一定关系。而捉 上岸的海蛇,因咬物少,毒腺中毒液的储集量增加,故被咬 伤者中毒严重。但这仅是一种推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证实。
总而言之,在整个蛇伤过程中,人体的内因是起主导作用 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同时,蛇毒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 和它的毒性强度及其注入机体的蛇毒量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蛇毒毒性愈强或注毒量愈多,则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愈严 重。因此,我们在治疗蛇伤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病人对抗蛇伤 的主观能动作用,采取积极措施争取早期治疗,及时处理,尽 一切可能加速排除或破坏已经进入机体的蛇毒,减轻或改变 蛇毒的作用程度和性质,为机体内因创造向痊愈方面的转化 条件。这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
为了做到合理、及时的治疗和正确估计预后,并对各种蛇 药在临床的疗效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可将各种毒蛇咬伤的中 毒程度,归纳划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型四个等级。
关于分型的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论。分型只是人为的,各 类型之间的症状不可能没有交叉的现象,在临床实践中只能 参考这个初步划定的分型指标,能动地、辩证地按照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