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正常止血、凝血及抗凝血过程

中国较大的养蛇合作社?     养蛇实战技术教程,在家边做边学!
   2015-03-28 5530
核心提示:当组织损伤、血管内皮破裂、胶原纤维被暴露时,先有局部 血管暂时收缩使管腔变小,减慢出血速度,与此同时,血小板乃 黏附于受损的内皮细胞和胶原纤维上,并发生“释放反应”,血小 板颗粒中的各种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被释放。

一、 正常止血过程

当组织损伤、血管内皮破裂、胶原纤维被暴露时,先有局部 血管暂时收缩使管腔变小,减慢出血速度,与此同时,血小板乃 黏附于受损的内皮细胞和胶原纤维上,并发生“释放反应”,血小 板颗粒中的各种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被释放。现知血小板含有7 种以上固有因子,较重要者有血小板因子3 (PF — 3)和因子4 (PF — 4)。血小板因子3是一种磷脂,是凝血过程中所必需的物 质。血小板因子4有中和肝素作用。生物活性物质比较重要的有5 一羟色胺(使血管壁较持久的收缩)、血块收缩酶(使纤维蛋白网 收缩、加固、栓塞、止血)等。

二、 凝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活性凝血活酶形成阶段。在机体内可通过两 种途径形成:一为血液(内凝系统),另一为组织(外凝系统)。

① 血液系统活性凝血活酶形成:当血液一旦接触到损伤的血 管内皮细胞(如血循毒蛇毒、或感染性休克时等,血管内皮细胞 受损)或暴露出胶原组织时,n因子被激活成为活化的XII因子 (用Ha表示),接着引起“瀑布反应”或串连学说,被激活的因子 XH使n活化为Ha,在有Ca—存在时,使K因子活化为Ka, Ka与 H磷脂(指血小板脂蛋白即血小板第3因子)及Ca*形成复合物使 X因子活化为Xa。Xa与Ca'磷脂及V因子形成活性凝血活酶。 此期一般3~4小时。

② 组织系统活性凝血活酶形成:当组织或血管壁损伤后释出 的组织凝血活酶再和血浆中VII因子、Ca成复合物,此复合物直 接激活X因子为Xa, Xa再与V、磷脂、Ca作用,则形成活性凝血活酶。此系统反应极快,仅需10秒。
 

正常止血、凝血及抗凝血过程

2. 第二阶段一凝血酶形成阶段。

血浆中凝血酶原在活性凝血活酶作用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 血酶,它有很强的凝血作用,此期秒,肝素可抑制此过程。

3. 第三阶段一纤维蛋白形成阶段。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裂解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 蛋白单体聚合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后者又在H与Ca*作用下形成不 溶性纤维蛋白,此期2~5秒内完成。

凝血过程需多种凝血因子参加,毒蛇咬伤可以使这些凝血因 子异常造成凝血障碍。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目前公认 有十二种,用罗马数为代号表示,各种凝血因子命名。

三、正常抗凝过程

正常人血管内膜也经常有局部的暂时的纤维蛋白沉积,但由 于血管内膜滑润而不致发生血小板破坏,同时血流保持通畅,局 部形成的凝血酶很快被稀释或移走,因此不凝血。但重要的是机 体具有完善的抗凝血系统,对凝血的三个阶段皆有相应的抗凝物 质形成。①抗凝血活酶,特别是抗Xa。Xa形成后,有抗Xa与之 对抗,因而使Xa作用消失。②抗凝血酶:生理情况下有抗凝血酶 物质。③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对抗凝血第三阶 段。正常血管内虽有轻度凝血,但由于存在着的纤溶系统,可使 形成的纤维蛋白立即溶解。

纤溶过程的机制并未完全明了,大体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活化素的形成:分为血管内及组织内二个途 径,血液及组织中含有前活化素(活化素原),它经过溶纤维激酶 作用后变为活化素。

2.第二阶段一纤溶酶形成:正常血浆中含前纤溶酶(纤溶 酶原或血浆素原),它经过活化素等的作用可变为纤溶酶(血浆素)。

3.第三阶段一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形成:在纤溶酶作 用下,可使纤维蛋白水解为FDP,此为可溶性多肽,使凝固的血 液再成液态。此种产物生成过多时,又可抑制纤维蛋白原变为纤 维蛋白,并抑制血小板的黏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蛇伤治疗
推荐图文
推荐蛇伤治疗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