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图片报道
更多>蛇伤治疗
 
更多>品种介绍
 
      【地方名】银甲带、过基甲、筛基甲、雨伞蛇(台湾)、簸箕甲、银宝印、银报应、银包铁、银蛇、白吊蛇、寸白蛇、白节黑、四十八节、手巾蛇、节节乌、洞箫蛇、竹节蛇、金钱白花蛇(幼蛇制品)、臭蛇、聋蛇、吹箫蛇、百步梯、白带蛇、白菊花、团箕甲、寸白犁铲头、笛子蛇、霸王鞭。
    【形态及生态】背鳞15行,平滑,脊鳞扩大,呈六角形;体背黑、白横纹相间,白纹较窄;腹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缀有黑褐色的细点;鳞片具光泽;尾下鳞单行。
    栖息于平原、丘陵山地的水域附近或湿润的地带。多于晚间活动。以黄鳝、泥鳅、鱼、蛙、蜥蜴、蛇、鼠等为食,尤以食黄鳝和泥鳅为多。卵生,6月份产卵,每产3~12枚,孵化期39~63d。前沟牙类剧毒蛇。
    【地理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 国外分布于缅甸、越南、老挝。
  【经济价值】系神经毒为主的剧毒蛇,被其咬后伤口不红不肿不痛,往往疏忽大意而贻误
救治时机,造成严重后果。肉食用;浸酒药用;其幼体盘卷干制品称作“金钱白花蛇”,是传统中药材,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面w呙斜、骨节疼痛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5013970号-11